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广州相关问答
- 2025-04-19 第十七届广州南沙妈祖诞启幕 妈祖文化“牵手”非遗灯会
中新网广州4月19日电(记者王坚)为期三天的2025年第十七届广州南沙妈祖诞于18日晚在广州南沙天后宫开幕。今届妈祖诞首次将传统“妈祖文化”与南沙新晋文旅IP“粤港澳大湾区灯会”结合,以“文化+光影”的形式实现创新跨界,...
- 2025-04-19 广东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底气足
第137届广交会一期已进入尾声。在关税战的背景下,广交会以境外采购商同比增长超10%的火爆人气,充分验证了“中国制造”的吸引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广东外贸企业不仅加力拓展多元化的新兴市场,同时也将目光转向广阔的国内...
- 2025-04-19 加拿大温哥华举行“2025广州文化周” 共话多来往多交流
中新社温哥华4月19日电(记者余瑞冬)南音句句悠扬吟乡绪,粤韵声声婉转唱今昔。4月17日、18日接连两晚,加拿大温哥华小女皇剧院都座无虚席,喝彩不断。为庆祝加拿大温哥华与中国广州缔结友好城市40周年,广州国际友城艺术团在...
- 2025-04-19 《三体》中的“纳米飞刃”,现实长这样
微观世界“精灵”,应用潜力无限——纳米材料能带来哪些颠覆性技术(瞰前沿)“实现原子级特征尺度与可重构光频相控阵的纳米激光器”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国科研团队研发的纳米机器人可为患者清除血栓……小小纳米,...
- 2025-04-20 13项重要医学进展发布 阿尔茨海默病可提前18年预警
2025中国医学发展大会19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024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共计13项。分别为:研发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新方案显著降低患者残疾率发现遗传性耳聋患者的基因治疗方案...
- 2025-04-20 2025女冰世锦赛(甲级A组)鸣金 中国队实现保组
中新网深圳4月20日电(记者索有为)2025年国际冰联女子冰球世锦赛(甲级A组)19日晚在深圳鸣金,奥地利队、丹麦队升入顶级组,斯洛伐克队、法国队、中国队实现保组,荷兰队降入甲级B组。该赛事于13日在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开...
- 推荐搜索问题
- 广州最新问答
-
#NAME? 回答于04-20
街角回忆欢乐与忧伤 回答于04-20
人间水蜜桃 回答于04-20
稚气未脱 回答于04-20
部落玩家 回答于04-21
笨笨猪 回答于04-20
瀟灑尐姊 回答于04-20
碎一地阳光。 回答于04-20
春風吹叁旬 回答于04-20
弑毅 回答于04-21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关键词】校园体育
【事件】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按照不高于班师比小学5∶1、初中6∶1、高中阶段8∶1的标准配备体育专任教师”;北京明确杜绝“阴阳课表”,杜绝“说教课”和“不出汗”的体育课;广东要求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一段时间以来,相关部门和各地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保障孩子们的校园体育活动。
【点评】
增强青少年体质,体育锻炼是最有效的手段。在广东深圳,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政策实施1年后,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随着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共识,如何创造条件保障学生充分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答题。
加强体育锻炼,首先要在时间上有保证。2024年秋季学期以来,多地探索推行“15分钟课间”,增加的5分钟让学生课间活动更加从容。今年春季学期,北京、广东、海南等继续推动校园体育活动“加时”“加量”,确保校园体育活动量足质优。在教学安排中适度“留白”,让孩子们在跑跑跳跳中缓解疲劳、调节情绪,当他们回到教室时,学习的精神头也会更加饱满。
有了活动时间保障,还要填补设施的“空白”。在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盘活闲置“边角地”,829张乒乓球桌分布于5个校区,楼顶上、操场旁、围墙边、大树下,随处可见少年挥拍对决的身影。
类似举措,许多地方都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教室门框上方安装横杠,供学生练习引体向上;在墙面架设篮筐,学生路过时可以比一比投篮技术;将一些墙壁改造成攀岩墙,“飞檐走壁”成为校园一景……开辟空间不能只想着建设大场馆,也要因地制宜建一些小设施,更好满足学生的碎片化运动需求。
有时间能锻炼、有设施供锻炼,还要激起锻炼的兴趣。过去,一些学生产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情绪,与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机械枯燥有关。只重视应试、体测等硬指标,而忽视对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不容易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对此,不妨多用巧思,让体育课多几分乐趣。海南海口有学校成立了帆船帆板队,吉林长春一些学校将体育课“搬”到滑雪场,云南昆明的课堂上“刮”起“最炫民族风”……依托地域条件丰富课程设计,因材施教做好兴趣引导,才能让更多学生点燃运动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以体育人,让青少年在体育文化的浸润中、体育运动的陪伴下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不仅能为个人发展夯实根基,也将为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凝聚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