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广州相关问答
- 2025-04-19 第十七届广州南沙妈祖诞启幕 妈祖文化“牵手”非遗灯会
中新网广州4月19日电(记者王坚)为期三天的2025年第十七届广州南沙妈祖诞于18日晚在广州南沙天后宫开幕。今届妈祖诞首次将传统“妈祖文化”与南沙新晋文旅IP“粤港澳大湾区灯会”结合,以“文化+光影”的形式实现创新跨界,...
- 2025-04-19 广东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底气足
第137届广交会一期已进入尾声。在关税战的背景下,广交会以境外采购商同比增长超10%的火爆人气,充分验证了“中国制造”的吸引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广东外贸企业不仅加力拓展多元化的新兴市场,同时也将目光转向广阔的国内...
- 2025-04-19 加拿大温哥华举行“2025广州文化周” 共话多来往多交流
中新社温哥华4月19日电(记者余瑞冬)南音句句悠扬吟乡绪,粤韵声声婉转唱今昔。4月17日、18日接连两晚,加拿大温哥华小女皇剧院都座无虚席,喝彩不断。为庆祝加拿大温哥华与中国广州缔结友好城市40周年,广州国际友城艺术团在...
- 2025-04-19 《三体》中的“纳米飞刃”,现实长这样
微观世界“精灵”,应用潜力无限——纳米材料能带来哪些颠覆性技术(瞰前沿)“实现原子级特征尺度与可重构光频相控阵的纳米激光器”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国科研团队研发的纳米机器人可为患者清除血栓……小小纳米,...
- 2025-04-20 13项重要医学进展发布 阿尔茨海默病可提前18年预警
2025中国医学发展大会19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024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共计13项。分别为:研发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新方案显著降低患者残疾率发现遗传性耳聋患者的基因治疗方案...
- 2025-04-20 2025女冰世锦赛(甲级A组)鸣金 中国队实现保组
中新网深圳4月20日电(记者索有为)2025年国际冰联女子冰球世锦赛(甲级A组)19日晚在深圳鸣金,奥地利队、丹麦队升入顶级组,斯洛伐克队、法国队、中国队实现保组,荷兰队降入甲级B组。该赛事于13日在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开...
- 推荐搜索问题
- 广州最新问答
-
#NAME? 回答于04-20
街角回忆欢乐与忧伤 回答于04-20
人间水蜜桃 回答于04-20
稚气未脱 回答于04-20
部落玩家 回答于04-21
笨笨猪 回答于04-20
瀟灑尐姊 回答于04-20
碎一地阳光。 回答于04-20
春風吹叁旬 回答于04-20
弑毅 回答于04-21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艺术是美育的重要载体。艺术的“术”,说明其有利用工具或材料加以创造和表现的技艺属性,不同的物质载体和技艺方法形成不同的艺术形式或门类,如绘画、书法、篆刻等。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艺术的“术”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一些艺术家放弃使用物质材料,而是运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创造数字艺术及其展演和体验的全新形式,一如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其独特的感染力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若将这些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的艺术作为全新美育资源,美育的内涵和外延将得到丰富与拓展。
美育与科技的融通,不仅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更是文化与科技的双向奔赴。以云展览、虚拟演出等激活中华上下五千年艺术资源,有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采用数字技术制作的《清明上河图》,动态还原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学生观看画作时仿佛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或许下一步只需佩戴VR眼镜,便可与画中人物进行互动。这种沉浸式体验,无疑打开了走进历史和未来的新大门,让文化艺术之美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触达人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数字技术带来美育新形式,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可温润人心,更可惠及人人。教育部指导建设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中小学智慧教育、智慧职教、智慧高教三大板块中均设立美育专题,以美联通城乡、跨越山海;汇集四川省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成果的“数字美术馆”,通过全方位高清呈现展厅及作品,让孩子们随时随地感受艺术魅力。如今,优质数字美育资源还在不断增加,使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平等地享有学习机会,实现美育浸润常态化。
美育资源的丰富呼唤着美育理念和方法的创新。面对海量数据资源和终身美育需求,教育者如何用好数字技术,让其成为美育的“助力”而非“阻力”?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拓宽美育空间,探索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美育方式。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如果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带来的虚拟审美体验,可能会削弱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对美的感知力,进而影响其身心的和谐性。美育是身体与心灵的和谐共舞,注重保持各艺术门类实践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孩子们才能在美的海洋中游得更远、更深、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