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广州相关问答
- 2025-04-19 广东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底气足
第137届广交会一期已进入尾声。在关税战的背景下,广交会以境外采购商同比增长超10%的火爆人气,充分验证了“中国制造”的吸引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广东外贸企业不仅加力拓展多元化的新兴市场,同时也将目光转向广阔的国内...
- 2025-04-19 广东大部已达到返潮条件 或有“回南天”
中新网广州4月19日电(记者王坚)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19日消息,当日9时,从回南天监测资料可见,广东大部已达到返潮条件。广东气象部门介绍,近期,广东中北部多雷雨,局部雨势大,升温脚步被遏制了,下周中期还有冷空气来袭,气温...
- 2025-04-19 中国驻德使馆提醒在德中国公民防范安全风险
中新网柏林4月19日电当前正值德国复活节、五一节假期,中国驻德国使馆18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提醒来德中国游客及在德中国公民防范各类安全风险,平安愉快出行。首先,防范电信诈骗。近期,使馆接到多名中国公民反映,称频繁接...
- 2025-04-19 第十七届广州南沙妈祖诞启幕 妈祖文化“牵手”非遗灯会
中新网广州4月19日电(记者王坚)为期三天的2025年第十七届广州南沙妈祖诞于18日晚在广州南沙天后宫开幕。今届妈祖诞首次将传统“妈祖文化”与南沙新晋文旅IP“粤港澳大湾区灯会”结合,以“文化+光影”的形式实现创新跨界,...
- 2025-04-20 “中国制造丰富了全球市场供给”
“请问这两款产品有哪些差别?配件一样吗?价格相差多少?”在第137届广交会A区展区,美国采购商菲利普·理查德森详细询问供应工厂负责人。菲利普·理查德森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多年前就与广交会结缘。“既有老朋友,也有新朋...
- 2025-04-19 《三体》中的“纳米飞刃”,现实长这样
微观世界“精灵”,应用潜力无限——纳米材料能带来哪些颠覆性技术(瞰前沿)“实现原子级特征尺度与可重构光频相控阵的纳米激光器”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国科研团队研发的纳米机器人可为患者清除血栓……小小纳米,...
- 推荐搜索问题
- 广州最新问答
-
碎一地阳光。 回答于04-20
三月折耳猫 回答于04-19
笨笨猪 回答于04-20
街角回忆欢乐与忧伤 回答于04-20
《盐城市鸟类名录3.0》(2024)发布 野生鸟类记录共计447种
七寻笑 回答于04-19
哇哈哈哈 回答于04-19
#NAME? 回答于04-20
入戏太深 回答于04-20
过分浪漫 回答于04-19
瀟灑尐姊 回答于04-20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政策鼓励、技术发展、百姓需要,相信机器人养老离我们已不再遥远
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迅猛发展的当下,你是否也畅想过有一天机器人“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服务老龄化社会的新生力量?
今年全国两会,“机器人养老”话题引发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建议,将发展养老机器人纳入新的战略规划,重点推动社区和家庭养老机器人发展行动计划;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养老机器人的日常使用可能在未来3到5年内逐步变成现实。
我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逐步向养老领域拓展。在广东深圳,部分养老院里配备洗浴、辅助行走的智能机器人;在重庆,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能帮助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开展康复训练;在北京,长者陪伴机器人集日程提醒、陪聊天、查菜谱、紧急呼叫等功能于一身……形态各异的机器人,不仅能照顾生活起居、监测健康动态、辅助康复训练,还能提供情绪价值,为老年人生活带来便利。
当然,人们更希望具备更多功能和更智能化的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服务。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政策已在谋篇布局。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明确了人形机器人2025年批量生产的目标,多地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技术研发;近期,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推动产业实现规范化;“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在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信号。
除了政策支持,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令人充满信心。目前,发展养老机器人已经具备充分条件: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也日渐成熟。居家养老的多元需求,叠加银发经济蕴藏的消费潜力,又为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探索提供坚实基础。人形机器人在融入养老领域时仍需要更高精度的护理动作、更丰富的情感交互、更高效地应对突发状态,还要保证数据隐私安全。在创新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我们不妨以乐观态度保持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