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熙
-
卫星遥感系统助力智慧春耕 “从前种地要看天,如今天上看着种” “这块地的小麦长势较快,土地肥力跟不上,需尽快追施叶面肥。”2月21日一大早,金乡县马庙镇孟铺村党支部书记孟凡周手机上弹出的一条提示信息,引发了一场智慧春耕“突击战”,打破了这座鲁西南小村庄田间的平静。 简单的几下操作之后,两架无人机各自驮着40公斤的肥料桶平稳升空,顺着麦垄齐头并进,所过之处,麦苗抖擞着身躯挂上了晶莹的水珠。地头上,金乡县孟铺种植专业合作社植保中心主任杨明意和同事各持一台遥控器,调动着无人机有序往返:“系统提示的施肥区只有眼前这150亩,我们指哪儿打哪儿,直插‘要害’地块,预计喷施叶面肥后可增产10%。而在其他长势正常的地块,就不必再浪费人力物力了。” 卫星遥感系统得以施展拳脚,离不开当地推行的“一户一田”改革。马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苏思雅介绍,马庙镇将农民分散的承包地通过流转、置换等方式整合到一起,实现“小田变大田”,进行统一品种、统一耕种、统一管理。 正说着话,系统又来了个“现场直播”——大屏上一块区域标红闪烁,指示位于孟铺村的一块农田土壤湿度较低,需及时灌溉。孟凡周一边消除提示,一边又下达了指令。不一会儿,托管网格员从田间发来视频,只见他在地头的智能灌溉控制设备上刷了一下卡,一股股清流便淌进农田,700多亩小麦“喝”上了返青水。 “从前种地要看天,如今天上看着种。”作为一名“00后”新农人,杨明意在农村长大,对种地方式的变化深有感触。“在我小时候,大人们种地就是看天吃饭,碰上好年景或许还能丰收,要是遇上干旱少雨的情况,收成就说不准了。”杨明意说,随着手中的锄头变成了如今的手机、鼠标、遥控器,卫星遥感系统能实时监测农田的温度、湿度、农作物长势等8大类信息,可精准识别30多种田间病虫害,做到了“缺啥补啥,哪里缺补哪里”。(王浩奇) “冷”“热”交替,育种时间从十几年缩短至3到5年 黑科技改写小麦育种“时间密码” “株高67厘米,穗数24个。”2月17日,在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的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丰种业”)阳光温室大棚内,科研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将测量完株高的小麦,趁其仍翠绿时连根拔起,仔细数清穗粒数,随后用绳子把每个品系的小麦系好,倒挂放置。 为了突破这一育种瓶颈,缩短育种进程,禾丰种业开启了持续探索之路。2017年,禾丰种业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的智能日光玻璃温室,实现了冬季小麦加代育种。2023年,又一座智能冷室拔地而起。这座冷室借助空调制冷技术,精准调控温度,为小麦在高温天气下进行加代创造了适宜条件。 随着设施设备的不断升级完善,温室内的温度控制愈发精准。冷室面积也从最初的20平方米逐步扩大到100平方米。如今,通过温室与冷室的交替运用,禾丰种业的育种进程实现了重大飞跃,一年能收获四代小麦,育种时间大幅缩短至3到5年。 此次温室内收获的40余个小麦品系,便是“冷”“热”加代技术的成果结晶。李文雅介绍,这些小麦是去年5月杂交、加代获得的冬小麦新品系。“小麦变黄只是自然衰老的表现,现在收获的小麦外观虽绿,但籽粒其实已经成熟,能够提取有效结果了。”她解释道。收获后将其倒挂于温室内,能让根茎里残留的营养回流到籽粒中,促进籽粒进一步成熟。后续,科研人员会对小麦进行烘干、考种,再安排复种。 在禾丰种业的试验田里,符合育种目标的小麦品系正被科研人员小心翼翼地一粒粒种入大田。禾丰种业科研助理刘锡建介绍,经过温室内两次加代,这些小麦品系首次在大田种植。考虑到2月地温较低,科研人员特意为小麦覆盖上地膜,“盖地膜一方面能起到保温作用,让小麦更快出芽;另一方面还能保持土壤水分,预计覆盖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揭膜了。” 此次种下的小麦,其成熟时间与正常种植的冬小麦相近。再次收获时,便完成了第三次加代育种的关键过程。“我们这一批的主要育种目标是培育高产、稳产且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刘锡建希望,通过高效育种,培育出更多高产优质种子,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助力农民丰收,推动农业增效。 如今,通过科技赋能,禾丰种业的小麦育种加代工作已连续开展了7年。最早通过加代选育出的新品系,如今已进入生产试验的最后一年,距离投入市场,又近了一步。(刘磊) 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山东最大灌区实现精准调配水资源 数字孪生为春灌装上“智慧大脑” 3月1日,在聊城位山灌区智慧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数字孪生平台的数字驾驶舱界面,实时监管黄河来水情况、重点测站水位流量情况。“过去调配水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我们现在看到的灌区‘一张图’,就是数字化和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王兆波介绍,“我们将灌区渠系、各类水工建筑物、监测站点等统一纳入‘一张图’,实现工程各类信息数字上图、一图监管。” 作为全省最大灌区,供水调度是位山灌区的核心工作。春灌工作开展之初,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便充分发挥数字孪生平台的“智慧大脑”优势,提前对旱情进行分析预测,以便科学调配水资源,推进农业灌溉节水增效。 “我们依托20多年积累的气象、水碳通量、作物产量等高质量长序列观测数据,结合未来气象数据获取及处理技术、MODIS卫星遥感数据实时同化技术,建成需水预测模型,可直观展现土壤墒情分布、灌溉需求量及作物长势。”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信息化科副科长梁以昌介绍,位山灌区利用卫星遥感、2000余处监测站点、1100余处高清视频监控等组成的“天空地水工”一体化感知网,为灌区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土壤墒情、作物需水量,渠道水位、流量等数据实时汇聚至灌区数字孪生平台,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水利“神经末梢”。 在梁以昌的介绍下,工作人员开始操作预演界面,只见蓝色的“河水”在屏幕上的“渠道”中缓缓流动,直观展示水头经过各支渠口的时间、水位、流量等信息。“我们搭建的配水调度模型可以结合需水还有黄河来水情况,分析渠系和闸群的水利拓扑关系,自动计算生成智能方案。通过反复验证方案,最终形成调度方案后下达调度指令,由辖段站所执行并反馈实时信息,进而完成供配水任务。”梁以昌说。 今年年初,位山灌区智慧调度中心精准预测临清市、高唐县等地100余万亩农田将出现缺墒。中心随即优先调配水源,确保黄河水优先送达。 在临清市金郝庄镇种粮大户王玉宝的300亩麦田里,自动平移式喷灌机顺利完成了今年首次灌溉任务。“小麦正要用水,黄河水就来了。借助水肥一体化技术,我3天便完成灌溉作业,灌溉成本每亩还节省了30多元。”王玉宝感慨道,灌溉用水有保障,让他种地更有底气。 从需水预测到配水调度,从科学调控到智能监管,位山灌区这条以数字孪生为核心的现代化治水路径,不仅收获了水旱灾害防御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丰硕成果,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也让水利新质生产力成为激荡在乡村振兴画卷上的磅礴动力。 “通过智慧配水与科学管理,灌区亩均可节水近30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10万亩。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让黄河水焕发新生,更让‘藏粮于技’的理念扎根田间。”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江崇海表示,位山灌区将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动态完善感知体系、优化模型体系、决策支持体系、运管操作体系,不断提升灌区运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推进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场景深化,让“智慧水利”更好地服务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孙亚飞) 拖拉机装北斗,一天多耕20亩 方向盘自己转!种土豆用上自动驾驶 春耕时节,齐鲁大地一片繁忙。 3月12日,在位于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挪城村的一大片农田里,3台马铃薯播种拖拉机正奔忙在田间。按照订单,这些即将播下的马铃薯,将于今年7月“奔赴”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凑近一看,这几台拖拉机身上可是藏着不少“秘密武器”——反光镜旁,一块操作面板格外显眼,这是拖拉机的“智慧中枢”;驾驶室顶部,两个白色蘑菇状的天线分立两侧,俏皮又可爱,这便是北斗导航终端的天线。 拖拉机手代锡文,这位去年刚拿到拖拉机证的“新农人”,此刻正坐在驾驶室内,他手指在屏幕上轻轻舞动,农机宽度、播种间隔、起点、终点……一系列参数飞速输入,不到一分钟,拖拉机便如同被注入了生命,开启了自动种土豆模式。 “以前呐,想让农机‘走直线’,可太难了!”代锡文感慨道,“农田里坑洼不平,四周又没啥明显的参照物,像我这样的新手,想把地耕好,简直是难上加难。好多边边角角都耕不到,有的地方还会重复耕,一天下来,最多也就耕40亩地。” 随着各种新技术、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江世华对未来的农业发展满怀期待,他盼着种地能变得更智慧,比如,只要用手机简单操作,机器就能自动“下地”干活,“我相信,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张晓帆) 借助工具科学种田,5000亩麦田畅饮春灌水 90后新农人爆改“种地神器” 3月11日,在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街道辛王顺丰家庭农场的近千亩麦田里,3种灌溉方式正同时进行:一侧麦田里,桁架式自走喷灌机正在喷洒冲施肥;另一侧,伸缩式喷灌机不停扭动喷头喷洒出细细的水雾;最西侧的地块,柴油机发出轰鸣声,经过过滤的黄河水顺着一根根黑色滴灌管道,一滴一滴精准“喂”给了小麦。返青的小麦苗绿油油,已经封垄。 “不同的地块需要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浇灌方式。传统春灌方式是先撒下复合肥,再大水漫灌,这种粗放的追肥、灌溉方式造成了水肥的浪费。”辛王顺丰家庭农场“农场主”王伟说。 去年,王伟在小麦生长期间小面积试验了滴灌技术,增收和支出如何平衡?他有一本细账:“每亩地铺设滴灌设备综合成本100元,水泵一开,一两个人就能管理四五百亩地;而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一个人一天顶多浇十多亩地。”王伟说,采用滴灌技术的土地每亩小麦增收300斤,部分高产地块小麦亩产达1600斤,综合测算优势明显。 今年是“90后”新农人王伟辞去工作流转土地的第十个年头,去年秋季,他在流转农田1000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000余亩。“要学会借助工具科学种田!”王伟说。王伟是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更是远近闻名的科学“种地达人”。 去年冬季农闲时期,王伟经过多次试验,自主设计并动手制造了第一台免拆除手动反冲洗过滤器。这台设备设计了4重过滤装置,一旦异物堵塞滤网,只要打开阀门,已经过滤好的清水可以反过来将异物从排污口冲出。“一拧,一转,杂物就出去了,还不用停机器。”王伟说。 春节开工后,王伟带领4名工人一口气做了9台免拆除手动反冲洗过滤器,又购置了9台柴油机和水泵。这10台设备同时安装浇水,只需十多天就能将这5000亩地浇灌一遍,大大提高了浇水的效率。 在王伟的农场,随处可见他动手改装、发明的农机装备。市面上常见的滴灌管道铺设装置是4根管道同时铺设,王伟焊接了延长支架,增加了铺设装置,6米长的支架上安装了10盘滴灌管道,由拖拉机进行牵引。像这样的滴灌管道铺装“神器”,王伟设计了2台,6个人使用2台铺装“神器”,一天可铺设200亩地。 如今,有三十多台(套)农机设备的加持,王伟管理起5000亩土地来更加游刃有余。王伟说,如果按他去年平均每亩1200斤的小麦产量计算,今年夏季5000多亩小麦总产量将达3000吨,单季利润将在15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高田) 大棚里有自动化设备“套公式”作业,对人工依赖越来越低 正值农忙,老孙却要外出学习 3月14日,阳光刚唤醒费县百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百胜合作社”)里一株株硕果累累的西葫芦,大棚门口就传来了开锁声,采摘工人掀起门口的保温帘鱼贯而入。一根根嫩绿色的西葫芦被工人相继从藤蔓上摘下,整齐码放在塑料筐里。“老孙,都摘完了,把西葫芦运出去吧!”太阳逐渐升高,大棚深处传来工人的喊声,百胜合作社社长孙百胜连忙按下墙上的按钮,塑料筐乘上电动轨道从大棚深处到了门口。“一共11筐,得有1000多斤,这几天产量上来了。”孙百胜数了数筐子,高兴地说。 连日来,气温逐步回升,孙百胜的8个西葫芦大棚产量不断攀高,合作社迎来农忙时节。“气温越高,大棚里的需水量就越大,我出去学习的时候,大棚里要按照需求勤浇水、勤施肥,采摘和销售也要跟上。”孙百胜忍不住在心里将所有工序又盘算了一遍,并向工人仔细嘱咐了一番。 农忙正是增收时,孙百胜为何却要外出学习?学习期间大棚谁来管理? “老孙,你放心出去学习,大棚管理就交给我们。”工人李长华给孙百胜吃下“定心丸”,“有水肥一体机,还有全自动放风机,管理很便捷,就算有遗漏,你从手机上还可以远程控制水肥,保证没问题。” “现在是西葫芦大棚产量增加的关键时期,比较考验管理能力,我正好趁此机会去寿光学学经验,再去五莲看看西葫芦粗加工,争取让咱的西葫芦带动更多社员致富。”孙百胜道出了农忙时节外出学习的原因。说罢,他走到水肥一体控制装置前点开“一区”的浇水功能,水流马上沿着管道一滴一滴渗入一号大棚的西葫芦根部。 水肥一体化也是孙百胜外出学习得来的经验。作为种了30多年西葫芦的“老把式”,孙百胜种出来的西葫芦,商贩抢着要。在孙百胜看来,秘诀就是精细管理。“当时这一片种西葫芦的菜农,没有比我管理更仔细的了。年前天冷的时候要施养根肥,年后要施含钾元素的肥增产。”孙百胜的种植秘诀,现在成了水肥一体机作业公式,“我们根据气温、湿度等设定好浇水和施肥的时间,根据各项参数科学种植,西葫芦长不好都难。” “以前大棚浇一次水,需要4个工人连续干6个小时,现在这道工序的操作时间被压缩到点手机的几秒钟;还有洒药,占地4亩的大棚,2分钟就能完成喷洒。”施肥浇水不需要人工,工人有更多时间去精心打理植株,让西葫芦的品质更好。 采访中,棚内温度不断上升,大棚顶部传来声响,抬头一看,原来是棚顶的透气孔自动打开了。“这是自动放风机,棚内的温度设定在了25℃,超过这个温度,透气孔自动打开为大棚降温,气温低了会自动关上。现在除了采摘和植株养护,已经不需要人工了。”孙百胜说。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济南相关问答
- 2025-04-19 关税政策加剧美农业困境 美农业生产者破产风险陡增
据英国《卫报》日前报道,美国政府混乱的关税政策正在损害美国农业生产者的利益,美国大量农业生产者未来可能面临财务破产。由于气候变化冲击加剧、大宗商品市场动荡以及主导供应链的大公司的挤压,美国许多中小型农场本身仅能勉强经营。...
- 2025-04-19 法国工会呼吁欧洲积极应对美国关税政策
当地时间18日,法国总工会与法国工人民主联合会举行会议,讨论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对法国就业的潜在影响。双方在会后呼吁法国政府与企业优先考虑“法国制造”,同时呼吁欧洲协调一致地组织起来,积极应对美方关税政策。法国工人民主联合...
- 2025-04-19 高端访谈丨采访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
习近平主席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马来西亚寰宇电视新闻台联合采访。他说,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不仅仅是友好往来,更代表着两国在各领域的友好关系达到了新高度。他说,对华合作让马来西亚...
- 2025-04-19 山东2025年首个总林长令发布,重点有这些
近日,山东省总林长签发山东2025年首个总林长令《关于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强调压紧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总林长令聚焦我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实际,...
- 2025-04-19 山东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省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召开
4月18日上午,山东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省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召开,分析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锚定“走在前、挑...
- 2025-04-18 济南融创水世界攻略
济南融创水世界位于济南市历城区经十路10999号,是一个结合了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型室内水上乐园。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攻略,帮助您更好地规划游玩体验: 一、交通与到达 公共交通:您可以乘坐地铁1号线至“小清河”站下...
- 推荐搜索问题
- 济南最新问答
-
伪淑女 回答于04-20
冰诺飞雪 回答于04-19
众叛亲离 回答于04-19
北辰久凌 回答于04-20
玩网搭配 回答于04-19
朱砂墨离 回答于04-20
一纸鸢歌 回答于04-20
徒手平江山 回答于04-19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