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魏坚:为何说新疆唐朝墩古城洞见多元文化交融?

共1个回答 2025-03-18 孤独ex不败  
回答数 1 浏览数 483
问答网首页 > 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 > 东西问|魏坚:为何说新疆唐朝墩古城洞见多元文化交融?
非誰莫属非誰莫属

——专访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东北部的唐朝墩古城遗址,近年来因发掘出土大量建筑遗存和珍贵文物等受到外界关注。其考古发现印证了唐至元代天山北麓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多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也为研究这个时期中央王朝在西域地区治理,以及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等议题提供了实物材料。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魏坚: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奇台县城东北部,地处东天山北麓的东西交通要道之上,城址西距北庭故城遗址约30公里,南距汉代疏勒城遗址约40公里。2013年入列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2018年起,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古城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5300平方米。目前已基本厘清城址的形制布局、起始年代和不同时期遗存的文化面貌。

经考证,古城遗址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为唐代庭州蒲类县县治所在。自唐初建城,沿用于高昌回鹘、西辽和元代,历经多次战乱与重建,其废弃年代可能在14世纪察合台汗国时期,与北庭故城遗址的兴废时间应当相近。古城遗址在出土大量遗物的同时,还清理出唐代院落遗址、佛寺遗址、罗马式浴场遗址和景教寺院遗址等重要建筑遗存。

唐朝墩古城遗址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对于研究天山北麓一带社会历史变迁、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等议题具有重要价值,为研究中央王朝在西域地区治理提供了实证,也展现了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多文化交流等历史事实,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独特视角。

魏坚:在东天山与准噶尔盆地之间,存在一条狭长绿洲廊道。得益于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该区域地势平缓、水源充足,是天山北麓主要的人口聚集地和农牧业生产区,也是丝绸之路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唐代天山北麓的军政体系也主要围绕该绿洲廊道构建和展开。

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唐朝墩古城的兴建年代、距唐代庭州(今北庭故城遗址)的直线距离,与史料记载的蒲类县相吻合。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古城内采集有瓮、盆、罐、瓶、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察合台银币和双鱼纹铜镜等唐至元时期的文物遗存,学界多考证此处即为唐代庭州所辖的蒲类县。

唐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加上此前有关北庭都护府的研究,印证了中央王朝在天山北麓设置了具有地方行政性质的州和县,进一步强化了对西域的治理。

古城内还发掘出一处较大型的院落遗址。从建筑结构看,该院落采用“减地法”,从生土往下挖掘出院落框架,在内部砌筑房屋隔墙。房址内发现多个袋形窖穴,出土了较多具有唐代风格特点的陶器等遗物,以实物材料反映出中央王朝与西域地区的紧密联系。

魏坚:作为重要的公共建筑之一,罗马帝国时期的浴场规模庞大,配套设施完备。在罗马文化自西向东传播过程中,浴场的许多附属设施被简化,并融入了当地文化传统。唐朝墩古城遗址中的罗马式浴场正是简化后的形式。

浴场遗址位于古城东北部,按功能可分为门厅区、工作区和洗浴区等3个主要区域,每个区域内又有单元功能划分。遗址内还出土了陶器、瓷器、铁器、铜器等丰富的遗物。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可确定浴场始建于高昌回鹘时期,西辽至蒙元时期曾被改建沿用。浴场规模较大,建筑规格较高,沿用时间较长,其间历经多次修缮,其作为公共浴场的可能性较大。

从形制布局看,浴场为半地穴式结构,分上下两层,下层基础部分位于原地表之下,为烟道和供热的建筑空间,上层为洗浴使用的活动空间。在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十书》中,这种下层以砖砌支撑柱为支架,将建筑分为上下两个封闭空间的建筑方式,被称为“挑空式地板”结构,即利用支撑柱构建浴场的地下供热系统,炉灶燃烧的烟火可通过支撑柱之间的烟道在下层空间流动,形成“地热”,用以维持上层洗浴空间的温度。

从地中海沿岸到天山北麓,罗马式浴场的兴起与发展是东西文化交流的直接映射。在形制布局、建筑技艺等方面,唐朝墩古城浴场遗址具有浓郁的罗马风格,而浴场出土的各类遗物、墙面的装饰彩绘等又具有中原和本地特征,反映了当时各地人员往来互动密切,以及东西方建筑传统和技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交融与创新。

魏坚:搞清空间布局是古城考古发掘的要点之一,当前已基本确定唐朝墩古城的四至边界。去年,考古团队主要清理城中心佛寺周边的遗址,以及城址中部和东部的房址等,为进一步揭示古城的布局结构、生活场景和文化内涵提供了更多线索。

经过7年时间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勘探,古城遗址的年代序列和布局结构已基本厘清。除浴场遗址外,清理出的院落遗址、佛寺遗址、景教寺院遗址等遗存,对于研究丝绸之路新北道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位于城址北部中央的景教寺院遗址,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判断,该遗址自始建后历经多次修缮和改建,主体建筑年代在高昌回鹘时期。寺院遗址内清理出的高昌回鹘时期的壁画,人物形象丰腴饱满、笔触圆润柔和,与唐代绘画中的人物风格和绘制技法相似。从壁画题材看,既有与佛教相似的供养人、祥瑞纹样等内容,也发现了具有景教特点的十字架、权杖等元素。

唐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工作,需兼顾发掘与保护。古城遗址主要为土质结构,与石质建筑相比更易受损,保护难度高。要实现有效保护,需平衡保存遗址原貌与防止侵蚀之间的关系。未来应在考古发掘与建筑保护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培养兼备两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或通过跨学科合作弥补相关人才缺口,从而助力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

魏坚:唐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为研究和阐释丝绸之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实物材料,对于当下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的考古发现也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瑞士日内瓦大学考古系主任鲍莫尔(LorenzE.Baumer)教授曾多次联系我们了解情况。我们计划2025年召开一次考古学者会议,邀请国外专家共同探讨唐朝墩古城遗址中西文化交流痕迹,进一步推动文明互鉴的学术研究。这种跨文化交流也能为未来发掘更多类似遗迹提供动力。(完)

受访者简介:

东西问|魏坚:为何说新疆唐朝墩古城洞见多元文化交融?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乌鲁木齐相关问答

  • 2025-04-19 劳模工匠李海军:黄金时代赋予产业工人一方舞台

    中新网兴安盟4月19日电题:劳模工匠李海军:黄金时代赋予产业工人一方舞台作者张玮曾令刚陈丽红称样、检测、计算……上午8时,化验员李海军已经忙碌在试验台间。近日,李海军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对此,他笑笑说:“我是赶上...

  • 2025-04-18 (经济观察)从消博会看中国消费脉动

    中新社海口4月18日电题:从消博会看中国消费脉动中新社记者刘亮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13日至18日在海南海口举行。透过消博会可管窥中国消费脉动。今年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较去...

  • 2025-04-18 “未经国会滥施关税” 美国小企业主起诉特朗普政府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一些美国企业的成本大幅增加,一些小型企业难以应对关税带来的冲击。在佛罗里达州,埃米莉·莱伊的小型文具公司正面临着十几年来最大的困境。埃米莉以未经国会讨论、滥施关税为由向特朗普等人提起了诉讼。埃米莉·莱伊在...

  • 2025-04-18 统一战线学的历史注脚

    5年,10年,80年……第四届统一战线学论坛将于4月19日在山东青岛举行,一组年份数字为这场学术活动增添了历史的注脚,也成为学者们讨论的话题。时间回溯到5年前。2020年,北京社会主义学院联手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2025-04-19 新疆退役军人(军属)专场招聘活动在博乐启动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19日电(记者王小军)4月18日,2025年新疆退役军人(军属)专场招聘活动启动仪式暨博乐市现场招聘会在该市就业广场举行。活动前期,主办方强化部门协同,结合退役军人群体技能特点和就业需求,挖掘了技术员、...

  • 2025-04-19 324亿千瓦时!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创新高

    人民网乌鲁木齐4月19日电(记者陈新辉)记者18日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达到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创下自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首季最高纪录。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达到79亿千瓦时,...

问答网AI智能助手
Hi,我是您的智能问答助手!您可以在输入框内输入问题,让我帮您及时解答相关疑问。
您可以这样问我:
诸多科技元素将赋能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
324亿千瓦时!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创新高
2025浪潮数字企业创新大会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