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长沙相关问答
- 2025-04-18 湖南永州蔬菜开拓新兴市场 扩大出口“朋友圈”
中新网永州4月18日电(蒋静蒋凌志)在湖南永州冷水滩区普利桥镇千亩蔬菜基地,上百名专业技术人员一边搭建设施大棚,一边抢栽辣椒幼苗。该基地是校企联合建设的蔬菜基地。“目前种植的这一批辣椒品种是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专门定制的,今...
- 2025-04-19 长沙旅游自由行攻略2天
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是一座融合了古老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城市。如果您打算进行一次2天的长沙自由行旅游,以下是一些建议: 第一天:历史文化之旅 上午:岳麓山 & 爱晚亭 岳麓山:早上可以前往岳麓山,登山...
- 2025-04-18 齐白石徐悲鸿等真迹长沙展出 观众与画家“时空对话”
中新社长沙4月18日电(记者邓霞)从齐白石罕见画龙作品《乘云注雨》,到徐悲鸿的经典《愚公移山》,再到张大千思念祖国山川之作《秋水春云图》……18日,《群星闪耀时——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星空》芒果美术馆馆藏展在长沙开展。展览...
- 推荐搜索问题
- 长沙最新问答
-
爱隔山河 回答于04-19
冻龄 回答于04-18
映你眼眸 回答于04-18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优先之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介绍,到今年年底,每一个地市都能够设置一个心理门诊或是睡眠门诊,向公众提供更加便利的精神卫生服务。可以看出,我国睡眠健康管理正逐渐从被动治疗走向主动预防。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如今,睡眠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拥有健康的睡眠?记者前往多地进行采访。
睡前应避免刷手机、喝咖啡、大量饮食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龙小艳介绍,良好睡眠质量通常表现为:入睡时间在30分钟以内(6岁以下儿童在20分钟以内);夜间醒来的次数不超过3次,且醒来后能在20分钟内再次入睡;醒来后感到精神饱满、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近20年来,人们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夜间过多接触蓝光、远程跨时区办公、工作与生活边界模糊等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褪黑素分泌抑制,以及存在将“熬夜后补觉”视为有效修复手段的认知误区,致使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发病率激增。
32岁的程序员小张就有这样的困扰。小张是典型的技术从业者,因长期参与跨国项目开发,他习惯性熬夜至凌晨3点,白天靠浓咖啡提神,逐渐陷入“白天昏沉、夜间亢奋”的恶性循环,于是来到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障碍门诊就诊。他自述即使项目结束后仍难以入睡,且常出现心悸、记忆力下降等症状。睡眠监测显示其褪黑素分泌延迟3小时,深层睡眠占比不足15%。
如何实现从“被动熬夜”到“主动护眠”?重要的是逐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龙小艳给出了治疗方案:通过睡眠限制和刺激控制,重建睡眠驱动力。采取光照疗法:起床后立即接受30到60分钟的高强度光照,可使用专业光照箱或户外自然光,睡前2到3小时避免使用手机、电脑,减少蓝光接触,可使用防蓝光眼镜或调暗室内灯光。也可以采取时间疗法,逐步提前睡眠时间:每1至2天将入睡和起床时间提前15到30分钟,直至达到目标作息,一旦调整到理想时间,就需要每天严格保持。
纠正“必须早睡”的强迫观念,减少入睡压力
“我最近失眠厉害,早上起来没有精神。”家住北京市昌平区的明明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
明明今年高三,面对更大的学业压力,他产生了入睡困难。睡前,他会在脑海里想白天没有做出来的题目,“我想控制自己不去想,但控制不住。”明明很苦恼。
北京儿童医院心身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瑛对明明进行睡眠障碍评估,认为明明有强迫思维特征,加之内心紧张焦虑,从而出现失眠症状。“我们主要是进行抗强迫干预,而不是直接治疗失眠。”李瑛给明明开了抗强迫的药物。同时,对明明进行了心理治疗,重点是帮助他进行压力管理,疏导紧张焦虑的情绪。
李瑛表示,睡眠障碍与情绪的关联性较强。要纠正“必须早睡”的强迫观念,减少入睡压力。治疗睡眠障碍是一个规范的过程,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睡眠心理评估,了解其习惯、情绪和心理状况。有时候还会做脑电波排查,排除一些脑部的问题。评估完后,根据情况对睡眠障碍采取非药物干预和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主要包括睡眠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建立规律作息、疏解睡前压力、放松身心等,如果睡眠障碍比较严重,就要采用药物干预,比如使用抗失眠的药物、抗焦虑药物等。
打鼾不是睡得香,而是身体在报警
凌晨3点,张先生又一次在窒息感中惊醒。身高1.75米、体重100公斤的他,鼾声如“工地电钻”,更糟糕的是,张先生一连多个夜晚因呼吸困难而惊醒,白天工作时频频犯困,血糖和血脂指标亮起红灯。
直到他走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真相才浮出水面——多导睡眠监测显示:张先生每小时呼吸暂停达50次,单次憋气长达40秒,整夜相当于被“无形大手”掐住脖子400次。经诊断,他患上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傅一笑说,打鼾这一现象在大多数人眼中看来稀松平常,却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主要患者是肥胖人群。肥胖人群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本身就比普通人高,而OSAS患者则更要警惕。
傅一笑说:“当OSAS患者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就会形成呼吸暂停。就像水管被压扁,气流受阻引发鼾声,更危险的是这直接影响血氧供应。”
针对由肥胖引发OSAS的患者,傅一笑及其团队通常采用“监测—干预—管理”三级疗法。其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是最高效的设备。佩戴智能呼吸面罩,可有效保证患者呼吸通畅,治疗有效率超过85%。
开展个性化减重计划同样必不可少。OSAS患者还要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重管理门诊进行减重,配合营养师设计的低热量饮食和运动康复师的低冲击训练,患者代谢指标能得到显著改善。
为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整合内分泌科、呼吸科与耳鼻喉科等专科资源,形成了“心理—药物—物理”三位一体的治疗体系:动态调控血压心率,防范患者夜间心律失常;虚拟现实技术帮助焦虑患者放松,经颅磁刺激和认知行为疗法能改善患者睡眠情况。
傅一笑建议,一定要警惕睡眠“三大红灯”:打鼾伴憋醒、日间嗜睡、晨起口干头痛,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盲目服用安眠药可能加重呼吸抑制,侧卧位睡姿能适当缓解。”傅一笑说,“优质睡眠的关键是良好的生活作息。睡眠问题一定要早筛查早干预。”
《人民日报》(2025年03月21日11版)
(责编:唐李晗、罗帅) 文章来源:http://hn.people.com.cn/n2/2025/0321/c208814-41171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