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拉萨相关问答
- 2025-04-19 高原小炊具 民生大文章(视线)
在高原地区,高压锅算得上必备炊具,但以往按平原地区标准生产的高压锅等炊具在高原地区使用存在诸多问题。2022年,一场以高压锅为重点的“炊具改造”行动在西藏开始。如今,高原地区的多功能炊具品类愈加丰富,为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
- 2025-04-18 西藏定日6.8级地震致拉孜雅江大桥损毁 临时钢架桥即将通车
中新网拉萨4月18日电(刘步阳洛桑旺久)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18日介绍,受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影响,国道349线上的日喀则拉孜雅鲁藏布江大桥(简称拉孜雅江大桥)损坏严重,封闭禁行。交通运输部门在该桥一旁实施的临时...
- 2025-04-19 年轻人爱上观鸟 认识“新朋友”打开自然之窗
中新社杭州4月19日电题:年轻人爱上观鸟认识“新朋友”打开自然之窗作者黄彦君“看木桩上这只翠鸟,好漂亮的颜色!”清晨,“00后”观鸟爱好者陈洁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西山漾溜达两小时后,一只翠鸟终于现身。现场四五位“鸟友”齐...
- 2025-04-19 中国首次摸清青头潜鸭“家底” 种群数量达2555只
中新社北京4月19日电(记者陈溯)记者19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获悉,近期完成的全国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达2555只,与2012年的1000只相比实现倍增,确定重要栖息地16处。...
- 2025-04-18 2025年首季西藏外贸进出口总值超23亿元
中新社拉萨4月18日电(记者贡桑拉姆)记者18日从拉萨海关获悉,2025年一季度,西藏自治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0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9%。其中,出口19.5亿元,基本持平;进口3.58亿元,同比增长...
- 2025-04-19 西藏旅游市场随春暖
中新社拉萨4月19日电题:西藏旅游市场随春暖中新社记者江飞波4月,高原古城拉萨一派春景,布达拉宫前后潭水凝碧、柳树摇青,游客络绎不绝。来自广东的“90后”游客孟婷已是第二次进藏。“去年秋天,我和弟弟自驾到西藏纳木错北岸并...
- 推荐搜索问题
- 拉萨最新问答
-
傲世万物 回答于04-18
不甜不要钱 回答于04-19
T俗世的流离 回答于04-19
喵了个咪 回答于04-19
蜜宝 回答于04-19
有的甜有的咸 回答于04-18
第七次想你 回答于04-18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中新网拉萨3月21日电(王彧罗龙飞周林伟)三月的西藏普兰,高寒依旧,这里平均海拔约3930米,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某中队的菜棚内绿意盎然。望着一颗颗成熟的蔬菜,该中队蔬菜保障员鲍军浩脸上满是笑容,他对笔者说:“你看这个西葫芦长得多俊俏,花骨朵儿开得也十分鲜艳。”
“不容易,在高原种菜太不容易了。”鲍军浩继续同笔者讲道:“别看现在菜棚里硕果累累,谁能想到年前的一场大雪,整个菜棚的菜全都冻蔫了,所有的辛勤成果都付之一炬。”
菜棚保温能力不够、土质贫瘠等问题,都是影响蔬菜长势的原因。当时望着成片成片冻坏了的蔬菜,该中队指导员下定了决心,集合所有官兵说道:“高原缺氧,但是最不缺的就是精神,我们能把路修到雪域高原来,也能把新鲜的蔬菜在雪域高原种好!”
该中队官兵在指导员的带领下,撸起袖子加油干,你一铲子、我一铁锹、你撒种子、我来浇水,场面热火朝天。但是光有力气可办不成事,高原土壤贫瘠,结构松散,有机质含量极低,保水保肥的能力也比较差,想要种好菜并非易事。
但这难不倒官兵们,驻地周边是牧场,牛羊成群,每次公路养护任务结束后,官兵们会收集牛羊粪便,给营区的菜地施加“有机肥”。日积月累,菜地的土质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为了更好种植蔬菜,鲍军浩和战友董荣降措自告奋勇担起了种植保障员的责任,主动翻阅农学书籍,了解土壤和种植学问,积极向驻地生态园的种植专家学习请教,结合天气时节,筛选出合适的菜苗进行培育播种,翻土、撒种、施肥、浇水、拔草、防虫。每天训练结束后,他们都会钻进菜棚观察菜苗的长势,通过调节塑料膜来控制大棚温湿度,以便蔬菜更好生长。
如今,官兵们将收获的蔬菜堆满筐子,丝毫不嫌弃满身的泥土。新鲜的蔬菜经过炊事班烹饪后,变成了一道道美食。而这背后,凝聚着一茬茬官兵们的辛勤和汗水。(完)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sh/2025/03-21/103868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