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守护洱海的绿水青山

共1个回答 2025-03-24 尘缘难尽  
回答数 1 浏览数 639
问答网首页 > 最新热搜 > 上海 > 用生命守护洱海的绿水青山
 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
“名字里带个‘海’字,大半辈子就注定要和水打交道了。守护水是我的使命,我热爱这项工作。”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流传着一个“老人与海”的感人故事,讲述了一位老教授十多年如一日扎根云南守护洱海的艰辛历程。他就是共产党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负责人、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孔海南。

“我的毕生科学研究与洱海保护联系在一起”

孔海南上大学前在武汉的一家军工厂做机修工,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系创始人蔡宏道。蔡宏道低调踏实的治学态度与科学进取的精神,给孔海南树立了终身榜样,从此他立志求学环境专业,并投身环境保护事业奋斗至今。

1996年,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孔海南,首次踏足洱海进行考察。当他乘考察船抵达湖心时,眼前的一幕让他震惊不已:洱海的沉水植物群落从湖底一直长到湖面,呈现十几平方公里的“水下森林”景象。他感慨地说:“我到过世界上许多著名湖泊,洱海的那幅景象让我终生难忘。或许就是那次的考察经历,将我的毕生科学研究与洱海保护联系在一起了。”

然而,洱海——这个哺育了大理一代又一代人的“母亲河”,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遭受湖水富营养化侵袭,特别是两次大规模的蓝藻暴发,使得水质急剧恶化,令孔海南忧心不已。

2000年,年过半百的孔海南选择回国到上海交大任教,成为新成立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引进的第一位“海归”教授。此后数年,孔海南与国内一批专家提议设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并多次到全国走访调研并建言献策。

走遍洱海周边的每个村落、每条河流

2006年1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水专项实施方案。该专项重点围绕“三河、三湖、一海、一江、一库”展开治理工作。其中的“一海”就是洱海。

凭借着一腔热情和多年湖泊治理的实践经验积累,重大专项洱海项目负责人的重任落到了孔海南身上。

在洱海项目启动时,孔海南已经56岁,且身患房颤、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曾在校园和科研项目现场两次晕倒。无论从身体状况还是年龄来看,长期在海拔2000米的高原现场工作对他都是极大的挑战。然而,考虑到国家已经批准并实施了水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以及他对洱海那份难以割舍的“恢复原生态湖泊”的情结,孔海南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了首席科学家的职责。

在洱海项目实施的十多年里,孔海南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中。洱海水质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他的心。他日均行走三万步,走遍了洱海周边的每个村落、每条河流。为了缓解高血压,他自制低盐清淡的三餐食谱,并随身携带心脏节律监视器与袖珍心电图仪。

2012年5月,洱海项目进入最后的验收阶段,孔海南的心脏病几乎每周都会发作,但他一直坚持到当年9月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后,才匆匆回到上海,连续做了两次较大的心脏手术。

海菜花成“致富蔬菜”

2021年2月初,孔海南将滇西洱海特有的珍稀水生植物“海菜花”移植到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的南苏园里,打造了一个近20平方米的“微型洱海”。两个月后,“海菜花”在上海盛开了,呈现了异地移植的奇迹。要知道,“海菜花”数十年前因洱海的严重污染一度濒临灭绝,近年来因洱海水质持续向好,它才在湖面上慢慢绽放,成为洱海生态修复的“见证生物”。

近5年来,人工栽培的“海菜花”在当地达到3000亩,成为洱源农户重要的“致富蔬菜”,也是洱海流域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案例。

10年积累、5年实践、3年攻坚,孔海南带领团队让曾被过度开发不堪重负的洱海,逐步重现昔日大理“母亲湖”的风采。洱海治理的成果被称为“全国湖泊治理的生态样本”,还被列为国家水专项重大标志性成果……这份跨越山海的沪滇情谊,正是对“两山”理论的呵护与践行。

洱海的综合保护治理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需要持续的人才培养。为了让社会、民众更多关注、投入到洱海流域的保护事业中,孔海南多方奔走,并联合中国水环境集团共同发起设立了“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以奖学金、励学金的方式,鼓励开展洱海保护等水生态治理的教学科研、实践公益等活动。他常说:“将自己的人生设计与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一辈子不后悔!”

(责编:严远、轩召强)
文章来源:http://sh.people.com.cn/n2/2025/0324/c134768-41174045.html
用生命守护洱海的绿水青山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上海相关问答

  • 2025-04-19 上海将打造一站式入境综合服务平台“入境通Easy Go”

    中新网上海4月19日电(记者许婧)记者19日从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了解到,为精准服务入境游客,上海将进一步提升外籍人员使用手机软件便利化程度,打造一站式入境综合服务聚合应用平台“入境通EasyGo”。近期,针对目前入...

  • 2025-04-20 艺术家涌入上海插画小镇 碰撞奇思妙想

    中新社上海4月20日电题:艺术家涌入上海插画小镇碰撞奇思妙想中新社记者王笈旅加插画艺术家范薇第一次来到上海插画小镇,参加4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得丘·上海国际插画艺术节”。小镇一步一景、人头攒动的场面,让她回想起多年前...

  • 2025-04-19 2025天使投资大会在沪召开,多个天使投资重磅项目发布

    人民网上海4月19日电(记者董志雯)4月18日,2025天使投资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由上海科创金融研究院和上海天使会联合主办,以“汇聚早期投资·点亮科创未来”为主题,聚焦早期科创领域的天使投资展开研讨。此次大会由上海市委...

  • 2025-04-19 百余名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游客“跟着电影游中国”

    中新网哈尔滨4月19日电(张学鹏记者史轶夫)19日,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获悉,“跟着电影游中国”电影主题旅游专列“伊春号”从哈尔滨正式发车,100余名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游客乘...

  • 2025-04-20 2025年大凉山诗歌之旅启幕“诗与远方”

    中新网西昌4月20日电由凉山文旅集团主办的“当诗歌与春天来临”2025年大凉山诗歌之旅19日在西昌启幕。二十多场与诗歌相关的市集、艺术展、分享会、茶会、音乐会等活动,形成“诗歌+”的复合型文化体验,串联起凉山的诗与远方。...

  • 2025-04-20 上海三天三日游攻略

    上海三天游攻略 第一天: 上午:外滩观光,欣赏黄浦江两岸的现代建筑群和对岸的历史风貌。 中午:前往南京东路步行街享用地道的上海小吃,如小笼包、生煎等。 下午:参观豫园,感受古典园林的魅力,并可逛逛附近的城隍庙购物区。 ...

问答网AI智能助手
Hi,我是您的智能问答助手!您可以在输入框内输入问题,让我帮您及时解答相关疑问。
您可以这样问我:
上海半程马拉松女子组赛会纪录被刷新
上海三天三日游攻略
(申城风景线)上海古籍书店焕新回归 数字时代传承经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