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太原相关问答
- 2025-04-18 2024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首次达到98%
中新网4月18日电国新办18日举行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在会上介绍,2024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首次达到98%;今年一季度达到98.3%,又提高了0.3个百分点。会...
- 2025-04-18 网络主播先埋玉石再直播挖出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典型案例
中新网4月18日电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为加强直播电商监管,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履职尽责,近期查办了一批直播电商典型案例。为引导直播电商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震慑违法违规行为,共同营造网络...
- 2025-04-17 中证协召开证券科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扩大)会议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记者陈康亮)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17日发布消息称,近日,中证协证券科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聚焦证券行业科技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
- 2025-04-18 越南球友黎文河有很多中国朋友
中越两国边界上的北仑河,波光粼粼,蜿蜒流淌。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和越南芒街市,隔河相望。河上的东兴口岸(一桥),不仅连接着东兴和芒街,也把两国人民的心连在一起。“到‘邻居家’踢球去咯!”36岁的越南工人黎文河笑容...
- 2025-04-18 探访雄安“创富工坊”:“生态馈赠”变富民资源
中新网雄安4月18日电题:探访雄安“创富工坊”:“生态馈赠”变富民资源作者王夏菲午后的阳光照在白洋淀碧波荡漾的水面上,村民带着家养鸬鹚乘渔船向淀中驶去。淀边,新鲜的蒲草正在春天拔节生长。在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的淀边...
- 2025-04-18 大连千年古树复壮记:守护岁月的“活化石”
中新网大连4月18日电题:大连千年古树复壮记:守护岁月的“活化石”记者杨毅在辽东半岛的层峦叠嶂中,一株穿越唐风宋雨的银杏古树正书写新的生命篇章。这棵矗立在大连安波街道金鸡村1400年的“活化石”,如今在科技赋能与人文守护...
- 推荐搜索问题
- 太原最新问答
-
一生一世 回答于04-18
千笙 回答于04-18
焑燻濄dē悲殇 回答于04-18
幻烟 回答于04-18
用心侵蚀你的灵魂。 回答于04-18
第九號監獄 回答于04-18
无对象 回答于04-18
凌霜傲雪 回答于04-17
孬瘦。 回答于04-18
杀生丸 回答于04-18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文/夏宾
每年年报季,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业绩报告发布都备受瞩目。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2024年年报已全部出炉。
数据显示,2024年,四大行净利润合计逾1.22万亿元,相当于日赚超33.3亿元。
这份成绩单背后,我们还能探寻到哪些信息?
应对低息差挑战,探寻差异化路径
“当下银行业需要穿越低息差环境。工行压力大,但也要闯出一条新路。”工行行长刘珺坦言。
面对净息差收窄、利润增速放缓等背景,国有大行纷纷走向差异化突围,实现了利润正增长。
中行行长张辉表示,聚焦客户金融需求,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中行拓展非利息收入来源。2024年下半年以来集团手续费净收入降幅逐季收窄;发挥交易业务全球一体化优势,把握市场机遇,带动证券投资净收益、净交易收入增长。
工行着力优化业务结构,“零售+普惠”贷款增量占比持续提升,公司贷款、债券投资、个人存款等均实现较好增长。统筹总行、境内外分行、综合化子公司等经营板块,不断完善国际化、综合化经营管理体系,释放集团化经营效能。
农行董秘刘清说,2024年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调整等因素,让信贷等资产收益率面临下行压力。但另一方面,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机制效能不断释放,存款付息率也有下降空间。同时,同业负债利率下降,也让负债端付息率会下降。
“金融与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刘清表示,银行的净息是商业银行对主动让利实体经济、自身稳健发展以及商业可持续等方面进行综合平衡后的结果。随着经济的逐步回升向好,银行净息差也会维持企稳态势。
贷款投向聚焦重点
金融活水浇灌实体,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四大行的信贷投放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中行数据显示,2024年末境内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民营企业贷款分别增长26.31%、16.60%和18.72%。
此外,截至2024年末,中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过4.42万亿元,近三年累计增幅81%,民营企业有贷户近三年累计增幅88%,授信覆盖面持续扩大、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以赋能“杭州六小龙”为例,中行不断强化行业研究,持续深耕科创细分领域,为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群核科技等三家企业合计提供1.5亿元综合化支持,“杭州六小龙”授信覆盖率列所有金融机构第一。
2024年末,建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99万亿元,增幅11.01%;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84万亿元,增幅26.63%;当年投向制造业的贷款3.04万亿元,增幅12.25%。
农行则坚持向县域农村倾斜金融资源,2024年末县域贷款余额9.85万亿元,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相关领域贷款余额超1万亿元,“惠农e贷”余额1.49万亿元,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增速14.7%。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2024年,工行不良率下降,拨备上升,利润也实现正增长。我们没有进行会计手段的处理,也没有做资产负债表的粉饰。”刘珺的这句话,直面外界关切。
如此大的规模依旧实现利润正增长,该怎么保证资产“健康”?
四大行的不良率都在下降。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4%,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34%,较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30%,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5%,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农行董事长谷澍称,农行不断巩固资产质量基础。“一户一策”推进房地产风险精准处置,“一省一策”助力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前瞻防控新兴产行业和普惠零售业务信用风险,加大逾期管控和不良处置。
建行也提出,持续完善全面主动智能的现代化风险管理体系,健全“三道防线”立体式风险治理架构,推进境外机构穿透式差异化管理。稳妥有序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等重点领域风险,强化普惠、零售贷款领域的集约化风险防控。
未来风险不能忽视。中行副行长武剑表示,2025年,该行风险管控的压力预计主要来自三个领域。
一是房地产市场当前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但随着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地转化,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止跌回稳,预计该行开发贷款资产质量压力有望延续2024年边际改善的趋势。
二是该行个人按揭、经营贷款等资产质量预计持续承压。
三是美元前期加息,北美、欧洲等市场商业地产不景气,给该行境外资产质量管控带来一定挑战。
密集完成DeepSeek部署
向来紧跟科技潮流的金融业,此次继续大步向前,四大行均已完成DeepSeek部署。
农行行长王志恒表示,DeepSeek发布的高性能大模型引发全球关注,农业银行积极跟进,完成了DeepSeek全系列大模型在行内的部署运用,主要在智慧办公、智慧营销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应用,目前也取得了初步的良好效果。
在完成DeepSeek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同时,工行将其接入了工行自己的“工银智涌”大模型矩阵体系,用工行副行长张守川的话说,这建成企业级金融大模型技术应用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规模化应用、初步形成行业级的AI应用范式。
中行副行长蔡钊称,中国银行完成DeepSeekR1模型的内部部署,并且用中国银行数据在上面进行推理和调优。向行内员工开放,进行场景的探索,深入推进其在营销助手、远程银行、授信报告生成等场景应用。
建行用高质量文本数据对DeepSeek系列大语言模型进行微调,已形成基于DeepSeek-R1的推理类金融大模型,并于今年2月在生产环境完成私有化部署,赋能全集团的应用场景。
“截至目前,我行的金融大模型应用已经覆盖全集团一半以上的员工,46个业务领域,200多个场景。”建行首席信息官金磐石表示。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gsztc/2025/03-31/103918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