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后劲离不开青年的创造(评论员观察)

共1个回答 2025-03-31 从头到脚  
回答数 1 浏览数 901
问答网首页 > 最新热搜 > 广州 > 发展的后劲离不开青年的创造(评论员观察)
 打破防线 打破防线
为一飞冲天欢呼,更要为沉潜笃行喝彩。支持创新、赋能创造,须有“只争朝夕”的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

“一时行”,还是“一直行”?这不仅是对青年一代的提问,更是中国需要回答的问题

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真火。可大家知道它的“前身”吗?

不久前,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在演讲中分享了一个故事。他19岁时,想制作个机器人,没有设备就用手工小钻头、锉刀和剪刀,没有资金就买9块钱的零件、找没人要的边角料,最后用200块钱,“手搓”了一个小的双足机器人。

那个曾经“颤颤巍巍”的机器人,如今能灵巧地转动手绢、在梅花桩上如履平地。那个曾经不被看好的“学生”,已成长为造出“全球行业出货量最大的机器人”的青年创业者。科技创新一日千里,年轻的创新一代后浪奔涌。如果说,创新助力中国竞逐科技竞赛马拉松,我们相信,这是稳健而有力的“起跑”。

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大模型、脑机接口、智能网联汽车……最近,不少企业和产品跑出了亮眼成绩。社会关注、众人振奋,很正常。我们在赞叹和振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创新何以可能”的底层逻辑。没有哪个爆款,产生于偶然、起势于瞬间,它们都是基于热爱与坚持,离不开孜孜以求和全力以赴。

“要做好作品,必须打磨,时间是省不了的”,于是有了“哪吒闹海”。不是因为有天赋,而是十几年“在做同样的事情”,于是有了国产游戏的“黑神话”。“锚定五年、谋准三年、扎实干好每一年”,于是有了“杭州六小龙”的出圈。一鸣惊人的背后,恰是在默默无闻日子里的深深扎根。为一飞冲天欢呼,更要为沉潜笃行喝彩。支持创新、赋能创造,须有“只争朝夕”的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

把观察视线拉长、把时间坐标扩展,不难发现,只有专注的人才能在一个领域深耕不辍,只有精钻的人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10910米,是我国进军“深地”的新纪录。回望来路,上世纪70年代,我们拥有了第一口井深超过7000米的井;突破8000米,历经29年;迈入9000米,历经15年;冲破10000米,仅用3年。加速突破,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的“向下再向下”。航空航天,大国重器,科技新秀……没有一茬茬接力,没有一干到底的劲头,很难拿出像样的成绩,更谈不上“从跟跑到领跑”。

接力棒传到新一代手上,目标还是没变,就是“继续往前跑”。国家的创新与发展需要青春力量,发展的后劲离不开青年的创造。以王兴兴等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有热情和创造力。土生土长的他们,身上总有不服输、不甘心、不信邪的骨气,总有使命驱动、价值驱动、梦想驱动的志气。当创新的氛围更浓、土壤更肥,当企业家、创新者同扎根的沃土、生长的时代共生共荣,引领潮流、驱动未来的潮涌,促动千帆竞发、奋楫扬帆。

“一时行”,还是“一直行”?这不仅是对青年一代的提问,更是中国需要回答的问题。“自信”二字是有分量的答案。哪来的底气?且看中国“算力”之变。安徽黄山一个珠算博物馆里,千余件算盘被视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300公里外的合肥,40多年前“诞生”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还是合肥,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累计完成超25万个量子运算任务。从算盘珠到量子,我们一直在拓展科技的边界、提升发展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看到我们是在往前走着”。有了坚定,有了笃行,肯定能行。

对比今昔,有科创人员感慨,已从“胆怯”转为“自信”。直面各种围堵,科学家们“不会害怕”,因为自主创新带来了更好更快更强。应对各类打压,企业家们也“不会崩溃”,因为他们爱拼会赢,发出“别人能做的事,我们也能做,还能做得更好”的强音。老一辈是“国之栋梁”,新生代“挑起大梁”。如同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90多岁的游本昌分享王兴兴演讲视频时的留言,“90后相信90后”。这何尝不是“90后接棒90后”。接住了,更接稳了。

前浪翻涌、后浪奔腾,一浪推一浪,创新的中国,行稳致远。

(责编:王雅蝶、张永生)
文章来源:http://gd.people.com.cn/n2/2025/0331/c123932-41181596.html
发展的后劲离不开青年的创造(评论员观察)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广州相关问答

  • 2025-04-19 广东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底气足

    第137届广交会一期已进入尾声。在关税战的背景下,广交会以境外采购商同比增长超10%的火爆人气,充分验证了“中国制造”的吸引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广东外贸企业不仅加力拓展多元化的新兴市场,同时也将目光转向广阔的国内...

  • 2025-04-19 广东大部已达到返潮条件 或有“回南天”

    中新网广州4月19日电(记者王坚)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19日消息,当日9时,从回南天监测资料可见,广东大部已达到返潮条件。广东气象部门介绍,近期,广东中北部多雷雨,局部雨势大,升温脚步被遏制了,下周中期还有冷空气来袭,气温...

  • 2025-04-19 中国驻德使馆提醒在德中国公民防范安全风险

    中新网柏林4月19日电当前正值德国复活节、五一节假期,中国驻德国使馆18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提醒来德中国游客及在德中国公民防范各类安全风险,平安愉快出行。首先,防范电信诈骗。近期,使馆接到多名中国公民反映,称频繁接...

  • 2025-04-19 第十七届广州南沙妈祖诞启幕 妈祖文化“牵手”非遗灯会

    中新网广州4月19日电(记者王坚)为期三天的2025年第十七届广州南沙妈祖诞于18日晚在广州南沙天后宫开幕。今届妈祖诞首次将传统“妈祖文化”与南沙新晋文旅IP“粤港澳大湾区灯会”结合,以“文化+光影”的形式实现创新跨界,...

  • 2025-04-20 “中国制造丰富了全球市场供给”

    “请问这两款产品有哪些差别?配件一样吗?价格相差多少?”在第137届广交会A区展区,美国采购商菲利普·理查德森详细询问供应工厂负责人。菲利普·理查德森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多年前就与广交会结缘。“既有老朋友,也有新朋...

  • 2025-04-19 《三体》中的“纳米飞刃”,现实长这样

    微观世界“精灵”,应用潜力无限——纳米材料能带来哪些颠覆性技术(瞰前沿)“实现原子级特征尺度与可重构光频相控阵的纳米激光器”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国科研团队研发的纳米机器人可为患者清除血栓……小小纳米,...

问答网AI智能助手
Hi,我是您的智能问答助手!您可以在输入框内输入问题,让我帮您及时解答相关疑问。
您可以这样问我:
13项重要医学进展发布 阿尔茨海默病可提前18年预警
加拿大温哥华举行“2025广州文化周” 共话多来往多交流
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