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枢纽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动工 总投资约120亿元

共1个回答 2025-03-31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回答数 1 浏览数 652
问答网首页 > 最新热搜 > 广州 > 广州南沙枢纽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动工 总投资约120亿元
我们的爱我们的爱

中新网广州3月31日电(记者王坚)为全面贯彻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推进南沙交通枢纽、城市功能与产业布局深度融合,南沙枢纽片区综合开发项目首期工程31日正式动工,将加快推动南沙构建形成“枢纽带动、多点支撑、整体协同”的发展态势。

南沙区政府相关负责人称,该项目建成后将完善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推动片区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对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吸引优质产业和人才汇聚、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大意义。

据介绍,南沙枢纽区块是《南沙方案》三大先行启动区之一,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区块定位为“未来枢纽客厅、海洋产城极核”,规划总人口37万,规划总建设量1561万平方米。该综合开发项目旨在完善南沙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设施,打造高效便捷、要素流通、功能齐全的高水平对外枢纽门户与城市客厅。项目总投资约117亿元,实施范围主要位于南沙枢纽(场站)周边地区核心区约0.86平方千米,南沙枢纽区块起步区1.95平方千米。

南沙区政府介绍,该综合开发项目包含南沙站市政综合配套工程(一期)、南沙枢纽片区北部基础设施提升与完善以及科创谷三期和站南广场的经营性项目等内容。其中,此次首批共开工建设5条道路,投资额约6.6亿元。

据悉,该项目将按照“成熟一批、实施一批”的开发思路,计划2025年3月份首批项目动工,2025年9月份整体完成征拆,2027年底整体基本完工。(完)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5/03-31/10392270.shtml
广州南沙枢纽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动工 总投资约120亿元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广州相关问答

  • 2025-04-19 第十七届广州南沙妈祖诞启幕 妈祖文化“牵手”非遗灯会

    中新网广州4月19日电(记者王坚)为期三天的2025年第十七届广州南沙妈祖诞于18日晚在广州南沙天后宫开幕。今届妈祖诞首次将传统“妈祖文化”与南沙新晋文旅IP“粤港澳大湾区灯会”结合,以“文化+光影”的形式实现创新跨界,...

  • 2025-04-19 广东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底气足

    第137届广交会一期已进入尾声。在关税战的背景下,广交会以境外采购商同比增长超10%的火爆人气,充分验证了“中国制造”的吸引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广东外贸企业不仅加力拓展多元化的新兴市场,同时也将目光转向广阔的国内...

  • 2025-04-19 加拿大温哥华举行“2025广州文化周” 共话多来往多交流

    中新社温哥华4月19日电(记者余瑞冬)南音句句悠扬吟乡绪,粤韵声声婉转唱今昔。4月17日、18日接连两晚,加拿大温哥华小女皇剧院都座无虚席,喝彩不断。为庆祝加拿大温哥华与中国广州缔结友好城市40周年,广州国际友城艺术团在...

  • 2025-04-19 《三体》中的“纳米飞刃”,现实长这样

    微观世界“精灵”,应用潜力无限——纳米材料能带来哪些颠覆性技术(瞰前沿)“实现原子级特征尺度与可重构光频相控阵的纳米激光器”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国科研团队研发的纳米机器人可为患者清除血栓……小小纳米,...

  • 2025-04-20 13项重要医学进展发布 阿尔茨海默病可提前18年预警

    2025中国医学发展大会19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024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共计13项。分别为:研发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新方案显著降低患者残疾率发现遗传性耳聋患者的基因治疗方案...

  • 2025-04-20 2025女冰世锦赛(甲级A组)鸣金 中国队实现保组

    中新网深圳4月20日电(记者索有为)2025年国际冰联女子冰球世锦赛(甲级A组)19日晚在深圳鸣金,奥地利队、丹麦队升入顶级组,斯洛伐克队、法国队、中国队实现保组,荷兰队降入甲级B组。该赛事于13日在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开...

问答网AI智能助手
Hi,我是您的智能问答助手!您可以在输入框内输入问题,让我帮您及时解答相关疑问。
您可以这样问我:
2025女冰世锦赛(甲级A组)鸣金 中国队实现保组
“中国制造丰富了全球市场供给”
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