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拉萨相关问答
- 2025-04-18 2025年首季西藏外贸进出口总值超23亿元
中新社拉萨4月18日电(记者贡桑拉姆)记者18日从拉萨海关获悉,2025年一季度,西藏自治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0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9%。其中,出口19.5亿元,基本持平;进口3.58亿元,同比增长...
- 2025-04-19 年轻人爱上观鸟 认识“新朋友”打开自然之窗
中新社杭州4月19日电题:年轻人爱上观鸟认识“新朋友”打开自然之窗作者黄彦君“看木桩上这只翠鸟,好漂亮的颜色!”清晨,“00后”观鸟爱好者陈洁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西山漾溜达两小时后,一只翠鸟终于现身。现场四五位“鸟友”齐...
- 2025-04-19 西藏旅游市场随春暖
中新社拉萨4月19日电题:西藏旅游市场随春暖中新社记者江飞波4月,高原古城拉萨一派春景,布达拉宫前后潭水凝碧、柳树摇青,游客络绎不绝。来自广东的“90后”游客孟婷已是第二次进藏。“去年秋天,我和弟弟自驾到西藏纳木错北岸并...
- 2025-04-18 西藏定日6.8级地震致拉孜雅江大桥损毁 临时钢架桥即将通车
中新网拉萨4月18日电(刘步阳洛桑旺久)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18日介绍,受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影响,国道349线上的日喀则拉孜雅鲁藏布江大桥(简称拉孜雅江大桥)损坏严重,封闭禁行。交通运输部门在该桥一旁实施的临时...
- 2025-04-18 2024年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落实公益慈善款物逾2398万元
中新网拉萨4月18日电(记者赵朗)记者18日从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获悉,2024年,该基金会实施15个公益慈善项目,落实款物2398.73万元。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近日召开第五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该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罗布...
- 2025-04-19 中国首次摸清青头潜鸭“家底” 种群数量达2555只
中新社北京4月19日电(记者陈溯)记者19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获悉,近期完成的全国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达2555只,与2012年的1000只相比实现倍增,确定重要栖息地16处。...
- 推荐搜索问题
- 拉萨最新问答
-
T俗世的流离 回答于04-19
傲世万物 回答于04-18
蜜宝 回答于04-19
第七次想你 回答于04-18
有的甜有的咸 回答于04-18
不甜不要钱 回答于04-19
喵了个咪 回答于04-19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中新社吉隆坡3月31日电题:马来西亚各界谈免签:“了解中国最好的方式就是访问中国”
中新社记者陈悦
“我们今天凌晨三点才带赴中国旅游团回到吉隆坡。”马来西亚程逸商旅董事经理吴宗朔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未见疲惫之感,颇显神情振奋,“免签政策推出,给我们旅游业者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自2023年12月1日中马实施签证便利措施以来,两国民众往来愈加便利。随着马来西亚民众到中国旅游实现“说走就走”,吴宗朔也有了“幸福的烦恼”——旅行社需要推出更多“新奇特”的旅游产品才能满足民众需求。
吴宗朔解释,如今,随着去中国旅游日益便利,很多马来西亚民众都是“二刷”“三刷”中国行,过去走马观花看景点的旅行,已经不能满足马来西亚民众的需求,他们更注重旅游的体验感。
中国新科技体验团就很受马来西亚民众欢迎。吴宗朔去年组织多个旅游团,去比亚迪、阿里巴巴等中国知名科技企业参访,感受中国电动车、AI等新科技。
给程逸商旅的员工温妮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比亚迪园区的庞大和自动化,“处处看到自动化机械和无人车,很有未来世界的科技感”。
住在吉隆坡的温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他第四度去中国旅游,是到北京古北水镇住了两天,“深度体验一下慢旅游”。
作为旅游业者,吴宗朔感受到随着免签政策实施,更多中国民众来马来西亚旅游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深度探寻马来西亚各族文化、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历史以及马来西亚美食。他笑言,很多马来西亚“打卡”地点,他还是从中国游客那儿学到的。
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陆兆福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说,免签政策实施第一年,约有400万人次中国游客到访马来西亚。“这对我们的旅游业和经济是一个很大的贡献。”他进而展望,马来西亚还可以成为中国游客去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旅游的节点。
陆兆福说,自己的家人常去中国旅游,“这(状况)也适用于很多马来西亚家庭”,免签政策让马来西亚民众赴华更加便利,让马来西亚年轻人可以了解中国的发展。
“了解中国最好的方式就是访问中国。”陆兆福表示,“当你去那里,你可以打开自己视野,了解关于中国的新知识。”(完)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5/03-31/103923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