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呼和浩特相关问答
- 2025-04-18 中央气象台:南方地区多降雨 东部海域有雾
中新网4月18日电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内蒙古、西北地区等地出现大风沙尘天气。预计未来三天,江南、华南等地降雨增多,并伴有强对流天气,关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及对交通安全、简易搭建物、农业生产等的影响;黄海、东海北部...
- 2025-04-17 2025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在内蒙古启动
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17日电(记者张林虎)16日晚,2025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启动,此次活动自4月至11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融合共享,携手同行”为主题,展示残疾人生产生活的新变化、新亮点。中...
- 2025-04-17 国内男性也能打九价HPV疫苗了,有必要接种吗?
如今,不少女性已经接种了HPV疫苗,以预防宫颈癌等疾病。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人疑惑:男性也会感染HPV病毒吗?他们能否接种HPV疫苗?近日,湖南长沙、广东广州、陕西西安三地男性九价HPV疫苗首针接种落地,针对男性预约HPV疫...
- 2025-04-18 给草原“放个假”!内蒙古9.7亿亩草原陆续“带薪休假”
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给草原“放个假”!内蒙古9.7亿亩草原陆续“带薪休假”此举实现了牧民增收与草原生态恢复的双赢目标本报呼和浩特4月17日电(记者李玉波)记者今天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了解到,目前,内蒙古自治区9....
- 2025-04-17 大漠戈壁上的便民“流动窗口”
茫茫大漠戈壁之间,一辆便民服务客车和一辆皮卡车行驶在蜿蜒的道路上,车上满载着新鲜平价的蔬菜、米面粮油、生活用品以及快递包裹……这里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与蒙古国接壤。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住着上百户戍...
- 2025-04-17 如何缓解“春困”?医生“支招”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记者上官云)精神不振、容易犯困……有时候,喝上一杯浓茶,似乎也难以让自己打起精神。最近,“春困”相关话题成了社交平台的热议话题。“春困”是啥原因造成的?如何缓解?“春困秋乏夏打盹”的说法靠谱吗?带...
- 推荐搜索问题
- 呼和浩特最新问答
-
凉城无爱 回答于04-18
穷得只剩一身霸气 回答于04-18
甘之若饴 回答于04-18
你是我流年里散乱的体温丶 回答于04-18
谎言与背叛 回答于04-17
聚散自由 回答于04-18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中新网兴安盟4月3日电题:方寸地激活内蒙古农业大县“微经济”
作者张玮曾令刚
“庭院紫皮蒜,百姓金饭碗。”又是一年清明时节,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一处处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一派春耕繁忙的景象。
蒜农们在自家庭院内配合默契地忙活着,有的操控着小型拖拉机进行翻地松土、开沟起垄,有的将一颗颗饱满的蒜种整齐均匀地栽进土沟。
陈秀坤是五三村村民,种了30多年紫皮蒜的她,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紫皮蒜就是她的“致富经”。
“别看我这园子就3亩地,收入可不少:大蒜的收入,夏天还能抽一茬蒜薹卖,起蒜以后再种一茬大白菜,一年能有3笔收入呢,每亩地最少出1万元,一年妥妥地实现‘两茬三个秋’。”提及她的小园子,陈秀坤笑弯了眼。
太平乡五三村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特色产业档次,打造紫皮蒜品牌,使五三村的紫皮蒜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家家户户的“致富蒜”。
如今的五三村,200多亩庭院地大约能产400万头大蒜,每亩地收入1万多元,农户人均年增收5000元。
从2020年起,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和突泉县气象局,对紫皮蒜开展气候品质指标构建和气候品质评价工作。突泉县紫皮蒜气候品质评价等级连续3年均为“优”。
为种植户提供紫皮蒜全生育期的专项气象服务、组织农业气象专家深入农田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向种植户发布气象服务信息、为种植户开拓销售渠道……在中国气象局的助力下,突泉县紫皮蒜产业有了更广阔的未来。
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在全国超级产粮大县——突泉县,方寸之中的庭院“微经济”,正在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我家园田有0.4亩,和黑龙江一家企业签了银杏叶回收协议。”近日,在突泉县六户镇巨兴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内,一场庭院银杏订单农业签约仪式正在进行着,巨兴村村民陈书祥拿着订单高兴极了。
六户镇针对农村闲置院落资源,开发“企业供种+农户管理+保底回收”的庭院种植模式,由企业免费提供优质银杏种苗和专用肥料,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开展种植,企业按1.5元/斤的保底价回收银杏叶。目前全镇已有4个村的农户参与,户均庭院种植面积0.5亩。
“通过订单化种植,小菜园让银杏叶变‘金叶’,推动了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六户镇镇长陈浩说。
近年来,突泉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庭院经济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家中可用“半劳力”、弱劳力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依托东杜尔基镇明星村、宝石镇宝城村等旅游资源较好的村屯,发展庭院特色休闲旅游,把庭院变成游客的小菜园、后花园、微农场。
这几天,一条题目为“@所有人:‘我在明星村有一处温馨小院’庭院认领正式开始喽”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
突泉县东杜尔基镇副镇长任涌力介绍,明星村推出庭院水稻“体验+认领”模式,“认领分为亲情认领、打包带走、代耕代种3种模式,认领后可以半托管田间管理,也可以委托户主全程托管,由合作社加工成纯绿色有机稻米。”
“对于没有认领出去的弱劳动力庭院户,由合作社免费提供稻苗,全程代耕代种,最后还会保底回收。”任涌力说。
明星村村民佟树海领了补贴后办起民宿,旅游季时客人不断,2024年盈利3万元。
佟树海告诉记者,除了办民宿,他家的还有1.3亩的院子,去年种水稻被民宿客人以4000元的价格认领。此外,稻田里养的鱼,除了自家吃,还能送给一些认领户。“真没有想到稻子还可以这么种!”
2024年以来,突泉县共培育庭院经济示范村26个,形成美洲雁、羊肚菌、赤松茸、大榛子+中草药、紫皮蒜+秋白菜等19个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当地研究制定了《突泉县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奖补方案》,累计投入资金1814万元,发展“菜篮子”经济、“路衍”经济、“菌药”经济、“体验观光”经济,带动13379户农户增收。(完)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sh/2025/04-03/103941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