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追思生态安葬 江苏多地举行绿色祭扫仪式

共1个回答 2025-04-05 留不住的人  
回答数 1 浏览数 266
问答网首页 > 最新热搜 > 南京 > 鲜花追思生态安葬 江苏多地举行绿色祭扫仪式
 南独酌酒 南独酌酒

原题:鲜花追思生态安葬文明祭扫更“清明”

清明节是祭祀扫墓、缅怀先辈的传统节日,江苏多地举行绿色祭扫仪式,用鲜花寄托哀思,让逝者回归自然,用绿色生命礼仪引导移风易俗。

清明节期间,南京各大墓园推行“无烟陵园”祭扫模式,提倡市民不携带纸钱等传统焚烧类祭祀用品入园。陵园入口处设置“绿色祭扫服务台”,为市民免费提供鲜花用来代替传统祭祀用品。各地还通过组织社区公祭、诗歌朗诵等活动传递哀思,表达心意。随着绿色文明祭扫理念深入人心,这些新型祭扫方式也得到了市民的认同。

祭扫市民说:“过去扫墓烟雾缭绕,现在用鲜花和音乐表达心意。环境清爽了,心意也更纯粹了。”

隐龙山墓园工作人员鲁明说:“我园在两个入口处都特别设立了祈福墙,市民朋友可以在此免费领取祈福卡,书写自己的心愿与祝福悬挂在我们祈福墙上,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多地还举行了集体安葬仪式,让绿色殡葬理念润物无声。在扬州,13位逝者骨灰集体以草坪葬的形式回归自然,使用的可降解骨灰坛将在三个月内被土壤分解。在淮安举行花坛葬集中安葬仪式上,逝者家属伴随轻柔舒缓的音乐,将骨灰埋入花坛。现场人员身披黄丝带,用敬献花篮、诵读祭文、鞠躬献礼等方式缅怀逝者。市民代表现场宣读文明祭扫倡议书,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郭艺张正供片台/南京台淮安台扬州台张萌)

来源: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责编:萧潇、吴纪攀)
文章来源:http://js.people.com.cn/n2/2025/0405/c360303-41186938.html
鲜花追思生态安葬 江苏多地举行绿色祭扫仪式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南京相关问答

  • 2025-04-20 江苏:民生实事上狠下功夫 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原题:【改变在身边】江苏:民生实事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今年以来,江苏各地从细微处着手、在民生实事上狠下功夫,让群众生活的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南通海安:131户家庭获“政府购买学前教育学位”补助】日前,海安首...

  • 2025-04-20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一季度江苏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原题: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一季度我省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税收“晴雨表”映射经济成色足税收数据是重要的经济数据,能直接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省税务局4月18日公布的多种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明...

  • 2025-04-20 一季度江苏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先进制造业集群增势良好

    原题:【一季度经济观察】一季度江苏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今年以来,江苏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继续推动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抓好助企惠企服务,奋力划出“上扬线”,实现工业经济良好开局。【先进制造业集群增势良好】一季度...

  • 2025-04-20 “五一”假期江苏铁路计划增开临客153对

    原题:“五一”假期江苏铁路计划增开临客153对长三角铁路五一运输方案近日出台,今年五一运输期限为4月29日至5月6日(较节假日提前2天、延后1天),合计8天。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江苏省铁路集团获悉,五一运输期间,长三角...

  • 2025-04-20 4月20日迎“谷雨” 次日南京风雨雷齐聚

    原题:“土台风”要来,明天南京风雨雷齐聚雨生百谷,万物逢时,今日迎来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此时节气温回升显著,空气湿度明显增加。今天江苏全省多云转阴,并有阵雨或雷雨,其中西部地区雨量中等,局部地区雨量较大。冷空气即将...

  • 2025-04-20 五一假期江苏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00万人次

    原题:全聚焦│五一假期江苏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00万人次记者4月19日从江苏省铁路集团获悉,今年五一运输期限为4月29日至5月6日,合计8天。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880万人,江苏铁路旅客发送量有望达到1000万人次。...

推荐搜索问题
最新热搜推荐栏目
南京最新问答

问答网AI智能助手
Hi,我是您的智能问答助手!您可以在输入框内输入问题,让我帮您及时解答相关疑问。
您可以这样问我:
一季度江苏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先进制造业集群增势良好
江苏两条线路入选2024年度全国优秀文物主题游径
江苏:民生实事上狠下功夫 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