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呼和浩特相关问答
- 2025-04-19 古代草原“运动会”有多精彩?(文物有话说)
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着一幅反映清代蒙古族牧民游牧生活的《草原生活图》。画卷描绘了110多个人物,展现了摔跤、射箭、套马等传统民俗活动,是研究当地历史民俗的珍贵资料。古代草原“运动会”有多精彩?这幅古画向我们透露了许多信息。画...
- 2025-04-20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变局中继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新社香港4月20日电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0日发表网志表示,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严重扰乱全球贸易。香港作为高度外向型经济体,将凝聚社会各界力量,背靠祖国,共同应对;同时以积极和针对性的政策措...
- 2025-04-19 2025呼和浩特赏花季系列文旅活动启动
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19日电(记者张玮)“花漾青城”2025呼和浩特赏花季系列文旅活动,1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启动。此次活动以“花漾青城”为主题,在为期半个月的时间里,举办一系列赏花主题文旅活动。启动当日,“开往春...
- 2025-04-20 通讯:探访内蒙古全民阅读
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20日电题:探访内蒙古全民阅读中新网记者李爱平在书店业浸润了27年后,庄冬梅发现“自己的心态愈发年轻,连带着实际年龄也在发生着变化。”许多朋友见她后直感叹,“阅读真的把一个人的气质改变了。”第30个“世...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乌兰杰,1938年出生,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学研究员、中国音乐学院特聘博士生导师,在蒙古族音乐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贡献,编写《蒙古学百科全书·艺术卷》等多部专著,其撰写的《蒙古族音乐史》(汉文版)曾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杨荫浏音乐学术提名”。
乌兰杰,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生命力很强的茅草”。今年87岁的乌兰杰,思路清晰,说起毕生热爱的蒙古族音乐、舞蹈、美术等,他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充满激情。这棵谦逊又顽强的“茅草”,扎根草原,历经风雨,撰写《蒙古族音乐史》,推动蒙古族音乐的理论化、体系化,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蒙古族音乐很丰富,怎能没有自己的音乐史
乌兰杰的家里,电视机和电脑旁都有一支笔和一个本,每当看到文化艺术方面的新信息,他就马上记录下来。“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每天都闲不住。”乌兰杰说,看新闻、看书,浏览学术动态,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不能让自己落后于时代”。
乌兰杰把厚厚的一摞手稿递给记者,讲述自己和蒙古族音乐的不解之缘,眼中流露出自豪和喜悦,如同喝了一碗奶茶、听了一曲长调……
“科尔沁民歌融进我们的生活里,更淌进了我的心灵深处。”乌兰杰出生于一个科尔沁民歌世家,母亲是当地有名的长调歌手,他自幼浸润在民歌的海洋里。1946年,乌兰杰的姐姐进入内蒙古文工团工作,“姐姐把我从村里接到城里读书,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艺术世界。”当时文工团里汇集了一批优秀的民间艺人,乌兰杰经常跟大家一起交流,如饥似渴地学习音乐知识。
1959年,乌兰杰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学习了世界各地的音乐史后,我在想:蒙古族音乐也很丰富,怎能没有自己的音乐史?”他萌生了一个朴素的想法,就是“写一部蒙古族的音乐史”。
“此前,对蒙古族音乐的梳理大多停留在概述阶段,缺乏理论性、系统性和专业性。这样的情况下,音乐作品再丰富,创作和教学也不系统。”乌兰杰说,“只有把草原音乐实践提升到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高度,其传承发展才能有深厚的依托。”
于是,年轻的乌兰杰走上了蒙古族音乐史写作的漫漫长路。
采集90多首科尔沁长调民歌,抢救即将消亡的民族音乐
蒙古族有句谚语:假如有三个蒙古族人骑马同行,他们当中必有两个是歌手,若问他们的歌有多少,草原上的路有多长,他们的歌就有多长。蒙古族民歌浩如烟海,但相关文献资料很少。怎么办?自己整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乌兰杰几乎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蒙古文典籍。他还查阅了二十四史中的《汉书·礼乐志》,以及元明清文人学士文集,从中搜寻有关蒙古族音乐的史料。他还把目光投向了《马可·波罗游记》等国外著作,希望能从中找到关于蒙古族音乐的记录。乌兰杰说:“我在大学图书馆借书看书,把当时能找到的资料几乎都看遍了。现在一些学生在翻阅图书馆书籍时,会兴奋地跟我说,‘借阅卡片上总能看到您的名字!’”
翻阅《蒙古族音乐史》,其资料来源的广度令人惊叹——除了援引古今中外的各类文献,阴山岩画、鄂尔多斯青铜器、元代古墓壁画,考古发现的乐器、舞蹈、服饰等资料,统统都能见到。所下功夫之深,可见一斑。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乌兰杰感到,要获得一手的鲜活资料,不能只待在书斋,他决定回到草原实地采风。
1963年、1964年连续两年暑假,乌兰杰回乡采风。“那时候交通不便,村和村之间往往有几十里路,而且路上十分危险。”乌兰杰采风过程中,遭遇过野狼,还有一次过河差点溺水,“匆忙之间,我下意识地把装有民歌的书包顶在头上,幸好有路人看到了,救我上岸。”
乌兰杰走了许多村庄,向民歌歌手请教,采集发掘了300多首民歌,其中包括90多首长调。“当时,很多人认为科尔沁长调民歌已经快要消亡,流传下来的不过十来首,而我采集了90多首科尔沁长调民歌,带有抢救性质。后来我还出版了一本《科尔沁长调民歌》。”
常年奔走劳累,乌兰杰的右膝半月板受损,走路必须拄拐。
完成资料分类整理后,他开始进行专题研究、断代研究……蒙古族音乐史写作的准备工作基本结束时,距离萌生想法的1959年,已经过去了30余年。
横轴是时间轴,竖轴排列着民歌、器乐、史诗等草原音乐门类
1993年,乌兰杰正式开始《蒙古族音乐史》的写作,历经5年,终于出版。但这不是终点,一旦发现新线索、新史料,他就立刻记录下来并深入研究。他不断地把音乐界的一些新鲜事、新人才、新成果补充进去,2019年,《蒙古族音乐史》再版发行。
乌兰杰说:“如果说我做了什么有益的工作的话,那就是,我用将近一辈子的时间,为草原音乐史画了一个很大的坐标系。横轴是蒙古族音乐发展从古至今的时间轴,竖轴排列着草原音乐的各个门类——民歌、器乐、史诗等,以此形成了一个理论框架。”
乌兰杰很关心古老民歌的当代发展:“文艺工作者要在吸收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杭盖乐队创作的歌曲,既有传统音乐的根基,又融入了很多流行元素,让古老的蒙古族民歌在当下收获更多的听众。”
“我还有很多事没做完。”如今,带学生、做音乐普及、搞学术研究,乌兰杰忙得不亦乐乎,“我有个‘510写作计划’——采风收集到的材料,还能写5部理论专著;这些年积累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还可以写10本书。我要努力把这些东西写完,给年轻人留下更多研究资料。”
记者手记
走过千山万水,一生与蒙古族民歌相伴
乌兰杰诗意的表达、洒脱的气质,像长调一般,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艺术,深深滋养了这位老人。
他走过千山万水,一生与蒙古族民歌相伴,把研究写在大地上,让草原音乐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乌兰杰相信歌海无涯,学无止境,预备再写5部理论专著、10本书。讲到这些的时候,老人家的腰挺得直直的。
是什么力量让乌兰杰毕生专注于一件事?想必是“热爱”和“责任”。热爱,是投入事业、乐于为之付出的第一步;责任,是遭遇困境、勇于直面挑战的原动力。热爱与责任相伴,便能矢志不渝。
我们每个人不妨也像乌兰杰一样,把“小我”的热爱与“大我”的责任相结合,有梦想、敢奋斗,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便能书写不凡的生命乐章。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08日06版)
(责编:张雪冬、刘泽)文章来源:http://nm.people.com.cn/n2/2025/0408/c196820-4118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