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西宁相关问答
- 2025-04-14 青海2025年民生工程清单出炉
中新网西宁4月14日电(祁增蓓)14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该省2025年民生实事工程,含就业稳基、教育提质、住房保障、惠民服务、交通出行等十大类45项民生实事工程。“在民生实事工程项目安排上,青...
- 2025-04-14 青海海南:贵德黄河春意浓
芳菲四月,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迎来旅游季。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黄河谷地,境内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贵德县素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黄河流经县域全境,河水常年清澈,犹如一条青色腰带穿城而过。近年来,贵德县不断...
- 2025-04-14 “汉语桥”全俄中小学生中文比赛莫斯科赛区选拔赛举行
中新网莫斯科4月14日电当地时间4月12日至13日,第十三届“汉语桥”全俄中学生中文比赛莫斯科赛区选拔赛暨第五届“汉语桥”全俄小学生中文比赛莫斯科赛区选拔赛在莫斯科第1517学校举行。开幕式上,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公...
- 2025-04-14 2025年青海计划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万套
人民网西宁4月14日电(记者杨启红)记者从2025年青海民生实事工程新闻发布会获悉,2025年,青海省计划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万套,新建或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800套,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1400套,发放公租房租赁...
- 2025-04-15 “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
中新网4月15日电据廊坊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消息,廊坊市联合调查组4月15日发布情况通报称,针对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等问题,廊坊市联合调查组经初步核查,媒体反映的主要问题基本属实。目前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
- 2025-04-15 西宁市城北区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
人民网西宁4月15日电(况玉)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教育理念,扎实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七进”工作,4月14日,西宁市城北区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开展了“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暨工商贸企...
- 推荐搜索问题
- 西宁最新问答
-
朽烬 回答于04-14
厌世 回答于04-14
来不及 回答于04-15
多情先生 回答于04-15
嗳の血淚 回答于04-14
暖南倾绿 回答于04-14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回答于04-15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中新网杭州4月11日电(林波)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狗)是在地上跑(爬)的,西湖大学西谷系列仿生鱼是在水里自主游动的。近日,这条仿生鱼——“西谷Ⅱ号”潜水器返回西湖大学,暂时“停泊”在工学院的庭院中。
“未来,‘这条鱼’将在自然勘探、珊瑚礁观测、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涉及生态保护、资源采集与海底工程的复杂任务中大展身手。”4月11日,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特聘研究员范迪夏受访时表示,“西谷Ⅱ号”将成为深海环境中理想的多功能平台,为人类深入探索和利用海底资源提供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时间回到两年前,彼时,在南海,由西湖大学深海技术讲席教授崔维成团队与范迪夏团队合作打造的“西谷Ⅰ号”完成了深海初征,达成世界范围内仿生结构驱动潜水器在2000米深度的首次成功实验。
这次,这个由“90后”和“00后”组成的研发团队,带着新一代潜水器“西谷Ⅱ号”再次出征,并带回了一份意义非凡的海试成绩单——“西谷Ⅱ号”不仅延续了前辈的深海作业能力,还在运动能力和复杂任务执行上实现了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深海探测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范迪夏表示,该潜水器与宇树机器人同属于具身机器人概念——具备物理形态,是能够与环境进行交互的机器人,“不同的是,它们可以在水下自主或经由遥控操作环境,完成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环境监测、搜救与救援等多样任务”。
“西谷Ⅱ号”与“西谷Ⅰ号”的形态非常相近,依然是一件全仿生设计的鱼型潜水器,效仿对象为有着“魔鬼鱼”之名的蝠鲼鱼,身体扁平、行动敏捷、重心低不易倾覆。
为了实现更灵活的“可动”,“西谷Ⅱ号”相比前一代也做出了显著的技术进化。最明显的调整,要数两侧“鱼鳍”,形态如波浪,贴近自然界鱼类鳍形的摆动。
范迪夏解释道:“这一变革不仅让‘西谷Ⅱ号’的外观更加趋于流线型,更符合水下航行的流体力学要求,同时能够更自然地模仿生物鳍的摆动,从而在水中实现更高效的推进力和更灵活的转向能力。”
在内部技术方面,“西谷Ⅱ号”对内部系统进行了优化提升,包括自适应定高、定深、定向系统,这些系统可以实时感知“西谷Ⅱ号”在水下的姿态和位置,并自动调整其航行状态,确保其在复杂环境下始终保持稳定、精准的航行。
此外,“西谷Ⅱ号”体外还安装了不少创新附件,最令人关注的新增功能之一就是“子母鱼布放系统”。“西谷Ⅱ号”可携带并布放小型机器鱼,这些小型机器鱼能够在极为复杂的海底环境中执行任务,并与主潜水器协同工作,这一设计突破了单体潜水器的作业局限,拓展了作业范围,未来将应用于海底设备集群检修、矿脉精准勘探等场景。
3月4日晚,该团队在南海顺利完成了下潜及一系列既定的操作任务。
经过海试,“西谷Ⅱ号”成功验证了其在运动能力上的大幅提升,并且配套附件的概念性和能力验证也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不仅体现其在运动控制和波动鳍设计的优化,还包括深海无氧环境发电、小型机械鱼深海分离与回收、千米级射流机器人机动测试等一系列技术验证,充分证明了“西谷Ⅱ号”在复杂深海环境中的多任务协作能力。
作者注意到“西谷Ⅱ号”潜水器背后,是一支“90后”“00后”的团队。核心成员里的“老人”,要属1990年出生的范迪夏和助理研究员、“西谷Ⅱ号”总设计师李伟琨。
范迪夏解释道:“我们的目标,是可达、可动、可用、好用。”他希望打造出更多的“深海玩具”,让人类能够自由触碰那些未知与神秘,去挖掘这片深海世界中未被发现的巨大价值。(完)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sh/2025/04-11/103980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