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田变良田 江苏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401万亩

共1个回答 2025-04-12 夜店情殇  
回答数 1 浏览数 792
问答网首页 > 最新热搜 > 南京 > 粮田变良田 江苏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401万亩
跟不上节拍¢跟不上节拍¢
原标题:江苏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

粮田变良田,土里捧出“金饭碗”

四月春光好,万物生长时。沛县沛城街道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田块平整、道路通畅、沟渠完善,一片片田地,远眺宛若一汪绿海。“这些年,我家500多亩水稻颗粒归仓,平均亩产1300斤左右,比高标准农田建成之前亩产增加300多斤。”李集传宇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陈修全说。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中办、国办近日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目前,全省永久基本农田中,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401万亩,占比82%。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江苏下一步如何贯彻国家要求,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

主要特点体现在四个“高”

“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以来,路修好了,农用车能开到田间地头,沟、渠、涵、闸、站等设施都配套了,还有各种高水平农机,让我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陈修全一边在田间忙活,一边向记者介绍,高标准农田让机械化作业变成现实,不仅大大解放人力、节肥省水,产量也比过去提高不少。

近年来,沛城街道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了泵站、防渗渠、机耕桥、田间道路、农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在项目区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工程,打造智慧农田数字平台,并在农田面源污染上做好减法,立足“高标准”,锚定建设“吨粮田”目标。沛城街道农技中心主任鹿启智报出一串数字——高标准农田实施建设后,项目区亩均减少碳排放20%,可节约人工成本20%、节省用肥用药量15%;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小麦平均亩产520公斤、水稻630公斤,全年单产达1150公斤,亩均可增产粮食100公斤、增收270元。

沛城街道是江苏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何益军表示,江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主要特点体现在四个“高”,即农田质量高、产出水平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

“具体来讲,就是田块相对平整,适宜机械化耕作,机械化水平提高5—10个百分点;粮食产能较建设前普遍提高每亩50公斤以上,灌溉保证率基本达到90%,排涝标准普遍达到10—15年一遇,耕地质量等级明显提升。”何益军说。

看着自家农田一步步变成“金饭碗”,陈修全喜笑颜开:“建设高标准农田富了咱老百姓口袋,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改造提升多管齐下破除堵点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面的不断扩大,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还面临一些堵点。何益军举例说,部分地块碎片化、田块平整度差,原先建设的部分高标准农田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迫切需要改造提升,建成的农田基础设施点多线长、面广量大、布局分散,长效管护仍需加强等。

以地块碎片化为例,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农田耕地面积总共3768.9亩,田块分成3200多个,细碎零散、杂乱无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像我们村的王玉波大叔,他有7.6亩地,分散在6个田块,最远的地块离家3里多路。”陈甲村党总支书记鲁曼说。

对此,江苏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工作,适当降低对单个项目的立项规模要求,以村为单元、镇为单位整区域实施,推进零散地块打包建设。同时,自然资源部门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打包’后,王玉波自家耕地分毫不少,他每天少跑几里路,节约了不少成本。”鲁曼表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陈甲村净增耕地488亩,田块被整合成69块,大大提升了耕地连片化、规模化种植水平,村集体经营收入从2019年的21.43万元提至2024年的93.47万元;开展社会化综合服务,在耕种管收全流程亩均可节约成本120元,保底稻麦亩均产量可达2150斤。

江苏还推出多项措施,多管齐下破除堵点:加快开展高标准农田调查摸底上图入库工作,精准掌握每个田块的具体位置、设施运行、土壤质量、种植经营、粮食产能等信息,为有针对性地改造提升和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推广应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系统,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建设监管;探索多元化管护,鼓励政府购买服务或委托专业机构开展专业化管护,调动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积极性,直接参与使用率高的小型设施管护工作。

全域建设高产稳产现代化良田

中办、国办印发的《方案》明确,长江中下游地区要重点做好田间设施现代化配套升级,开展旱、涝、渍综合治理。“对江苏而言,这是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一项重要建设措施。”何益军表示,近几年,江苏顺应适度规模经营、宜机化作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需求,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建设、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农田基础设施现代化配套建设,取得良好进展与建设成效。

近两年,江苏在智能化、绿色化农田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探索力度,建成一批配套全、质量好的智慧农田。比如,昆山市陆家未来智慧田园选址45亩建设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A+温室工场,安排300亩农田布局稻麦无人农场,同步实施多类新型农业设备试验、示范载体等项目。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实施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试点工作,主要利用已有的灌排渠道、沟塘等,构建灌排水循环体系,打造4000亩生态农田。

何益军还向记者介绍了江苏下一步“建设清单”——

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开展田间灌排设施升级改造,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进智能泵站建设,探索已建泵站智能化改造等。适应农业机械化作业需要,加大平田整地力度,促进碎地变整田;集成土壤改良等技术措施,着力提升地力水平。科学规划农田路网,优化布局机耕路生产路。合理安排农田林网,加强农田沟渠坡面防护,探索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鼓励利用现有沟塘建设退水收集净化设施,促进农田退水净化再利用。

根据《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十四五”“十五五”全省将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000万亩,到2028年底前把目前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力争到2035年将符合建设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

(责编:李静晔、张妍)
文章来源:http://js.people.com.cn/n2/2025/0412/c36030141193995.html
粮田变良田 江苏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401万亩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南京相关问答

  • 2025-04-15 专家:胆道癌隐匿性极高 高龄、肥胖人群等应定期筛查

    中新网上海4月15日电(记者陈静)“近年来,胆道癌发病率明显上升。”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二科主任王葵1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胆道癌病情较为凶险,由于深藏体内、起病隐匿、恶性程度较高,一旦发现,...

  • 2025-04-16 中国国家统计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电(尹倩芸)“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实施的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对扭转经济下滑趋势、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向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16日表示,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相互配合,政策效应持续...

  • 2025-04-15 南京凯瑟琳广场攻略

    南京凯瑟琳广场是南京市中心的一个著名购物和休闲场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新街口商圈。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攻略内容: 地理位置与交通: 凯瑟琳广场位于南京市中心地带,靠近新街口商业圈,交通便利。可通过地铁2号线到达,具体站点...

  • 2025-04-16 江苏宿迁:万亩苹果花盛开 蜜蜂忙授粉果农忙疏花

    中新网宿迁4月16日电(赵娟陈少帅)15日,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的万亩苹果园花开正盛,一株株苹果树整齐排列,嫩绿的叶片托举着层层叠叠的洁白花朵,蜜蜂在花丛中上下翻飞、辛勤采蜜;果农在树间忙着疏花、施肥。“这次我们从江西南...

  • 2025-04-16 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在南京启动

    中新网南京4月16日电(张天意刘鑫)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启动仪式15日在南京举行。实验室首批科研项目于当天发布,《中爱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合作备忘录》《中爱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企业孵化合作备忘录》现场签署。...

  • 2025-04-16 一季度中国楼市交易继续改善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电(记者庞无忌)今年一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延续止跌回稳走势,房价运行总体稳定,市场交易继续改善。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房价运行总体稳定。70个大中城市房价监测...

推荐搜索问题
最新热搜推荐栏目
南京最新问答

问答网AI智能助手
Hi,我是您的智能问答助手!您可以在输入框内输入问题,让我帮您及时解答相关疑问。
您可以这样问我:
江苏打造肿瘤“防筛诊治康”一体化体系
六大剧目带来江苏文艺名家 罗周编剧作品展演亮相京城
中国国家统计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