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海湾的“增长密码”——东营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解析

共1个回答 2025-04-14 佑铒盯  
回答数 1 浏览数 901
问答网首页 > 最新热搜 > 济南 > 美丽海湾的“增长密码”——东营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解析
 無痕 無痕
东营港码头船只往来穿梭。周广学

在我国广袤无垠的海岸线画卷中,东营黄河口湾区是渤海之滨熠熠生辉的存在。绵延181.82公里的海岸线,坐拥2292.4平方公里的海域,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丰饶的生态资源相得益彰。

如今,黄河口湾区成功入选第三批美丽海湾,被生态环境部盖章认证。这里既有让人拍案叫绝的自然风光,更在发展浪潮中积极作为。以美丽海湾建设为重要突破口,黄河口湾区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大局,把海湾如诗如画的“高颜值”,巧妙转化为沿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密码”,大步迈向繁荣新征程。

生态优先,筑牢经济发展的绿色根基

前不久,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大批白鹤,为这片充满生机的湿地增添了灵动之美,也让美丽海湾多了几分“姿色”。

堤坝之上,微风轻拂,市民李婷正和家人惬意地漫步,享受着春日的温馨。“生态越来越好,鸟儿也越来越多,我们一家人都爱来这里,感受大海的独特魅力。”李婷笑着说。随着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这里已然成为市民休闲的首选之地。李婷一家便是常客,闲暇时就来欣赏入海口的旖旎风光。

近年来,东营市积极求变,生态治理思路逐步从单纯的防污控污,向恢复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转变。以黄河口美丽海湾的保护与建设为主线,我市统筹陆海,精准发力,全面强化生态保护治理,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黄河口湾区,这片大自然馈赠的宝地,坐拥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其广袤的滨海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地区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达15.3万公顷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坐落于此,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入海口。

“守护这片湿地的原真性,实现生物多样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东营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语气坚定,“我们坚持以‘水系’为脉络,以‘湿地’为根基,以‘生物’为重点,在黄河口湾区科学调配湿地用水,精心修复生物栖息地,长期呵护物种的栖息家园。通过引活水、修湿地、筑家园,海湾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在实际行动中,东营市坚持“刈割+围淹”“刈割+翻耕”的系统治理手段,与长效管护紧密结合,全力攻克外来入侵物种治理难题,建立起互花米草复发预防监测预警机制,实现了互花米草的动态清零。同时,采用“源头减量+生态净化”的方式,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探索出“减污扩绿生态净化”的入海河流总氮管控新模式。

现如今,这里已然成为众多珍稀鸟类的乐园,每年都有数百万只候鸟在此停歇、繁衍,享有“鸟类国际机场”的美誉。海湾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2024年海湾优良水质面积比例相较于“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长超过30%,黄河入海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曾经几近绝迹的黄河刀鱼、江豚,再次现身黄河入海口;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朱鹮,也频频光顾这片生态乐土。截至目前,保护区内鸟类种类已增加至374种……

这些令人瞩目的生态修复成果,不仅为黄河口湾区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更为经济发展筑牢了根基。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东营市吸引投资的闪亮名片,为后续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文旅融合,释放美丽海湾的经济潜力

春节前夕,大自然在黄河入海口广阔的湿地上,悄然拉开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

黄河口湾区独特的生态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资源,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将黄河口湾区打造成了国内知名的旅游胜地。2020年,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AAAAA级景区,2022年“冬季观鸟”项目被评为山东省优质旅游产品,2023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自然教育基地。2022年,红滩湿地旅游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形成以海洋文化、湿地文化和黄河文化为特色的综合性滨海特色旅游湾区。

经科学评估,黄河口湾区的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为“适宜”,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赢得了民众的高度认可,98.5%的群众对治理成效表示满意。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让这里成为旅游热门地,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自2020年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聚焦此地,进行了约43次宣传报道,让黄河口湾区声名远扬。

如今的黄河口湾区,已打造出黄蓝交汇、生态湿地、珍稀濒危鸟类、红毯迎宾等特色鲜明的生态亲海空间。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始终致力于抓供给、提服务、塑品牌,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特色、全年可持续”的规划,我市巧妙结合当下消费趋势,整合优质资源,精心策划了百余场特色文旅活动,还开展了“沿着黄河遇见海”城市推介活动,并与黄河口国际观鸟季联动,成功打破冬季旅游淡季瓶颈,掀起了冬季旅游的热潮。

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不光让当地旅游业走向繁荣,还拉动了相关产业协同共进。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业迎来黄金发展期。2024年,全市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双双创下历史峰值,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4.7%,在全市服务业里增速排名第一。

产业转型,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新引擎

“黄河口湾区入选美丽海湾,这下全国人民都知道咱东营生态有多好了,以后大家吃‘黄河口大闸蟹’,那肯定更放心。”垦利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局长张瑞瑞满脸笑意,话语中满是自豪。确实,受益的可不只是大闸蟹,海参、对虾等一众水产品,都跟着沾了生态环境改善的光。

一直以来,东营市一边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一边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将海洋经济与绿色发展理念紧紧绑在一起,精心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十足的绿色产业集群。“绿色,就是海洋渔业产业的根基,更是出彩的招牌。”为了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市引导渔民大胆转变养殖方式,走生态健康养殖的新路子。

走进现代渔业示范区,眼前是一片井然有序的景象,标准化养殖池塘排列得整整齐齐,一套套先进的循环水养殖系统正高效运转。这种养殖模式就像给养殖水体安了个“绿色净化器”,不仅净化后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还让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双双提升。如今,黄河口大闸蟹、海参等优质水产品,凭借绿色、生态的“金字招牌”,畅销全国,渔业产值也是一年更比一年高。

除了渔业发展得红红火火,海洋新能源产业在黄河口湾区同样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发展态势。东营市凭借得天独厚的沿海资源优势,大胆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机制,规划建设了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产业园落地了一批海上风电装备产业的“航母级”龙头项目,一个全产业链体系正拔地而起,发展势头锐不可当。

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坐落于开发区东部滨海地区,靠着自身的配套优势和资源优势,成功吸引了中船海装、天能重工、上海电气、金雷股份等行业领军企业入驻,还正式启用了省内首个大型风电设备专用码头。头部企业纷纷扎堆,就像一块强力磁石,吸引了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接连落地。如今,从主轴、轮毂、底座,到桩机塔筒,再到主机、整机组装,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已经初步成形。在“链主”企业的带领下,开发区海上风电产业从“单打独斗”变成了“抱团发展”,一条完整的风电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同时,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建成了海上风电大型机电传动系统研发测试中心和省内大型风电叶片测试基地,目前正在全力推进海上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基地建设,规划装机容量达240MW。随着海上风电产业一路“狂飙”,一家家实力雄厚的企业敏锐捕捉到商机,纷纷抢滩登陆。截至目前,已有35个海上风电产业链项目签约落地,计划总投资268亿元,其中20个项目已经投产运营,这片土地正成为海洋新能源产业的投资热土。

从盐碱荒滩到生态绿洲,从油城变绿城,东营黄河口湾区的实践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未来,随着美丽海湾建设的不断深入,东营必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以绿色为笔,在黄河流域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这座年轻的城市,不仅守护着黄河入海的生态底色,更以创新与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注脚。(王苗苗)

来源:东营政府网、东营日报

(责编:公雪、邢曼华)
文章来源:http://sd.people.com.cn/n2/2025/0414/c166192-41195582.html
美丽海湾的“增长密码”——东营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解析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济南相关问答

  • 2025-04-16 济南构建区域餐饮业对接平台 打造产业合作新引擎

    中新网济南4月16日电(记者孙婷婷)济南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李旭之16日透露,即将在济南举办的ACE2025第三届亚洲餐饮展览会,目前已吸引巴西、越南、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参展。依托济南市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营商环境,ACE亚...

  • 2025-04-16 山东济南:随迁儿童的另类“补习班”

    “去积成写作业”,是济南东河村小学、西河村小学不少学生放学后的“统一行动”。他们大多是随迁儿童,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来济生活、读书。沿济南市万寿路自西向东,过英雄山路,第一条向南小巷岔路口处,有一块黄底红字招牌——积成活动...

  • 2025-04-16 从这个不容忽视的视角,看山东民营企业如何“开挂”

    2024年,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0%;截至2024年底,山东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8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余家,数量居全国前列。在其他省份眼中,山东就像一位开挂的优等生,...

  • 2025-04-15 山东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 助力全民健康“轻装上阵”

    中新网济南4月15日电(吕妍)近日走进菏泽市郓城县中医院,便民门诊前悬挂着“全民健康体重管理三年行动”中医减重管理季公益讲座条幅,前来咨询减重的民众排起长队,一边向专家咨询如何减重祛湿,一边品尝中医院特调的健康茶饮。“我...

  • 2025-04-16 山东制造如何搭配科技走出时尚范?

    共享美好机遇,共创美好生活。4月13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在海南拉开帷幕。作为经济与开放大省,山东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大局,在参会规模和质量上进一步扩大,全方位呈现山东消费与山东制造的新亮点与...

  • 2025-04-15 庞贝病治疗迈向功能恢复新阶段

    中新网上海4月15日电(记者陈静)在第十二个国际庞贝病日之际,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5日召开艾夫糖苷酶α用于婴儿型庞贝病的中国上市后承诺(PAC)研究启动会,标志着中国庞贝病诊疗将从“...

问答网AI智能助手
Hi,我是您的智能问答助手!您可以在输入框内输入问题,让我帮您及时解答相关疑问。
您可以这样问我:
山东“五段式”分时电价缓解电力供应压力
山东济南:随迁儿童的另类“补习班”
山东制造如何搭配科技走出时尚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