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南昌相关问答
- 2025-04-16 从“候鸟驿站”到“永久家园”
气温回暖,当是越冬候鸟北迁之时。然而,近期在九江东湖、赤湖等水域,仍有成群的候鸟在水面上展翅起舞,嬉戏觅食。每年10月至11月是九江东湖、赤湖等水域候鸟迁徙高峰时期,第二年2月至3月候鸟开始北迁。近年来,每年来东湖、赤湖...
- 2025-04-16 抚州市临川区:建良田促丰收
正是春耕好时节,抚州市临川区青泥镇岭下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曾经零散的种植园,如今已被改造成阡陌纵横的优质水田,沟渠通畅、秧苗新绿,焕发勃勃生机。近年来,临川区不断深化耕地占补平衡机制,全力推进补充耕地项目,通过“园...
- 2025-04-15 专访95岁中国油画家全山石:艺术创作无需担心被AI替代
中新社宁波4月15日电题:专访95岁中国油画家全山石:艺术创作无需担心被AI替代作者林波“艺术的核心是情感表达,这是AI无法替代的。”面对数字化浪潮,近日,95岁高龄的中国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全山石接受中新社专访时点赞...
- 2025-04-15 江西瑞昌今年首艘出口船舶顺利吉水
中新网江西瑞昌4月15日电(卢梦梦金明史忠昊)15日,在江西省瑞昌市黄金乡下巢湖畔,一艘出口至荷兰的135米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顺利吉水。“这艘船是我们和荷兰麦克鲁斯船厂合作共建的135米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此次合作模式与...
- 2025-04-16 “小麻鸡”变成“金凤凰”
走进崇仁,处处能感受到麻鸡产业蓬勃发展的活力。近年来,崇仁县积极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建设,通过用知识产权改革赋能特色产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价值转化体系、产权赋能体系,助推麻鸡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县出台一系列政...
- 2025-04-16 2025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将于4月26日至27日举办
人民网南昌4月16日电(记者罗娜)16日,记者获悉,2025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及系列活动定于4月26日至27日在南昌市举办,会期1.5天。“首届大会选择在省会南昌举办,并放在‘五一’前夕召开,主要是希望通过举办大...
- 推荐搜索问题
- 南昌最新问答
-
风流韵事 回答于04-16
我笑得没心没肺╮ 回答于04-16
万劫不复 回答于04-16
念之森蓝 回答于04-16
北辰久凌 回答于04-16
风雪两白头 回答于04-16
山河 回答于04-16
小脾气 回答于04-16
鲨勒巴基 回答于04-16
眉间两自笑 回答于04-16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春意盎然的四月,南昌乡村处处涌动着产业振兴的热潮。在安义县赤石村的双孢菇基地,雪白的菌菇如珍珠般缀满菌床;在新建区西岗村的芦笋大棚里,主播们正将清晨采摘的芦笋销往全国;南昌县冈上镇的鸭苗孵化车间内,破壳而出的雏鸭即将发往各地……近年来,南昌市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抓手,推动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为乡村振兴赋能。
产业强镇做优做特
近日,南昌县冈上镇苗旺帮扶车间内,1.6亿羽鸭苗发往全国。这个曾以散养为主的传统鸭乡,如今已形成从育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带动近5000农户增收,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在苗旺实业近2万平方米的孵化厂房里,1000台智能孵化箱昼夜运转,麻鸭、花边鸭等雏鸭破壳后经疫苗注射,15天即可出售鸭苗。“过去农户散养年出栏不过万羽,现在仅我们企业年销量就达1.6亿羽。”企业负责人黄志勇介绍,2020年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后,企业投入3000万元升级的现代化禽苗生产线,使孵化效率提升20倍。
冈上镇创新构建“四联机制”:龙头企业联合作社、合作社联家庭农场、农场联农户、协会联市场。通过苗旺产业化联合体,已吸纳8家合作社、4856户农户加入产业链,户均年增收2.3万元。在曲湖村脱贫户吴爱珍的鸭棚里,企业统一提供的500羽种鸭正茁壮成长:“公司包技术、包回收,我们只管养,一年能赚4万多元。”
打造农业产业强镇,正是南昌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该市以“一镇一业”为主抓手,突出区域农业特色,申报创建南昌县冈上水禽、进贤县李渡镇白酒等5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和30个市级农业产业强镇,形成了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强镇梯次培育格局。
“我们选择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基础良好、产业布局科学合理的重点乡镇,创建农业产业强镇,以强带弱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南昌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盘活资源村村有“品”
连日来,在安义县石鼻镇赤石村的温室大棚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收双孢菇。这个由江西林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菌菇产业基地,去年实现销售额650万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明星项目”。
“我们看中的就是这里的农业循环优势。”公司负责人林武生介绍,安义作为产粮大县,丰富的秸秆与牛粪正是培育双孢菇的优质原料,发酵后的菌渣还能还田作有机肥。在当地政府用地审批、资金扶持等政策助力下,基地已建成20个标准大棚,年产草菇180吨、双孢菇240吨,并试种高价值的羊肚菌等新品种。
更让村民欣喜的是,这个“蘑菇工厂”带来了实打实的收益。基地长期有20名村民务工,人均年增收3000元。村民刘贵根去年建起6个大棚,“一个棚一季就能收入5万元,基地还保底收购,心里特别踏实。”
这仅是南昌市利用“一村一品”助推乡村振兴,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缩影。去年,该市1153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6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232个村迈入“百万俱乐部”,28个村更成为千万级“超强村”。从赤石村的菌菇大棚到广袤田野,南昌正通过盘活乡土资源、培育特色产业,让共同富裕之路越走越宽。
龙头带动产业升级
“这种现采现发的精品小笋,超市每公斤卖40多元,直播间只要半价!”4月13日,在地处新建区石埠镇的梦飞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的芦笋基地里,主播的热情推介引发抢购热潮。这场火热的直播带货,正是西岗村从原来的省级贫困村变为“希望之村”的生动注脚。
曾经的西岗村面临着传统农业的困境。石埠镇虽有种植芦笋的传统,但落后的露天种植方式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农户积极性持续走低。转机出现在2020年,当地政府引入能人李建返乡创业,同时村集体投资建设现代化种植大棚,以“企业+村集体”模式实现双赢——村集体经济收入从5万元飙升至56万元,农户获得稳定分红。目前,西岗村建成1500亩核心示范区、100亩育种基地,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
梦飞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还通过与省农科院的深度合作,研发六七个新品种,产品更打入盒马鲜生等中高端市场。“从育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升级,让我们的芦笋实现了优质优价。”李建介绍说。
如今,“芦笋年年高,生活年年好”不仅是西岗村民的朴实心愿,更成为南昌市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南昌市通过政策杠杆撬动产业升级,市级财政安排5060万元专项资金,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梯度奖励,推动全市形成42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产业集群,其中17家跻身“国家队”,5家登陆主板市场。这种“强龙头、补链条”的发展思路,正助力更多乡村像西岗村一样,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记者陈璋)
(责编:邱烨、毛思远)文章来源:http://jx.people.com.cn/n2/2025/0415/c186330-4119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