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情绪就是管好身体(民生一线)

共1个回答 2025-04-16 梦中人  
回答数 1 浏览数 291
问答网首页 > 最新热搜 > 长春 > 管好情绪就是管好身体(民生一线)
 你最可爱了 你最可爱了

情绪是人类对内外部事件或情境的心理反应,具有复杂且多样的表现形式,根据体验的不同分为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正面情绪是指那些能带来积极体验和感受的情绪,通常与满足、愉悦、幸福等状态相关;负面情绪是指那些会带来不愉快或痛苦体验的情绪,通常与压力、挫折、不幸等状态相关。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视自身情绪的悄然变化。殊不知,那些焦虑、愤怒、烦躁的情绪往往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对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小的伤害。

情绪如何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负面情绪对身体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吗?正面情绪会给身体带来哪些益处呢?怎么合理有效地排解负面情绪?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编者

正面情绪能给身体带来诸多益处

“正面情绪是心血管疾病的‘保护神’,可以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儿茶酚胺释放,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江苏南京脑科医院心境障碍科(江苏省抑郁症诊疗中心)副主任史家波说,有研究表明,乐观程度高的个体冠心病发病率降低35%,且冠状动脉钙化程度更低,即使在进一步调整健康行为、健康状况和抑郁诊断等潜在混杂因素后,这种关联依然显著。乐观情绪与心血管健康的关联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强。

正面情绪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史家波介绍,正面情绪可以通过激活副交感神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同时提升免疫球蛋白A(IgA)分泌,增强黏膜屏障防御能力。

一项针对334名健康成年人的研究发现,持续记录积极情绪体验的参与者在暴露于鼻病毒后,感冒风险降低了50%。

结果表明,积极情绪体验与感冒抵抗力之间存在显著关联,这种关系在调整了多种变量(如年龄、性别、教育、种族、体重指数和季节)后依然存在。另外,研究还发现,积极情绪体验的参与者不仅感冒风险降低,而且在感冒后症状更少更轻。

除此之外,正面情绪还可以促进内源性阿片肽(如内啡肽)释放,抑制脊髓后角痛觉信号传递,是管理疼痛的天然镇痛剂。还有研究显示,正面情绪是长寿的潜在驱动因素。一项针对1235名老年人的研究发现,生活满意度高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9%。

长期的、慢性的负面情绪会损害健康

前不久,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姜林凯接诊了一名长期饱受头疼困扰的年轻患者。他了解到该患者长时间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睡眠不足成为常态,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经过详细问诊,姜林凯判断她的疼痛症状与长期积压的负面情绪密不可分。

“情绪不仅是人类精神心理状态的外在高级表现,同时也是躯体健康的重要‘调节器’,反之躯体健康也会影响人的情绪,二者‘双向奔赴’,互相影响。”史家波介绍。

史家波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情绪与人体多个生理系统存在双向交互作用:正面情绪可增强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而长期的、慢性的负面情绪则会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炎症和遗传等方面,显著增加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等的风险。

不少人都会认为,只要是负面情绪必然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并非所有负面情绪都会损害躯体健康,短期的焦虑可以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导致皮质醇升高,短时间内提高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帮助人克服困难。”史家波介绍,但长期的、慢性的负面情绪会损害躯体的健康。

长期焦虑是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例如,焦虑情绪与肠易激综合征密切相关。研究显示,焦虑情绪会导致肠道紧张,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从而引发肠易激综合征。

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中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焦虑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增加心率和血压,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史家波说,焦虑还可能影响血小板活性,促进血栓形成,进一步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焦虑障碍患者可能更难以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如规律服药、戒烟和健康饮食等,这也会间接影响心血管健康。

负面情绪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加剧记忆功能衰退。

慢性压力引起的负面情绪导致皮质醇持续增高,会抑制海马体的突触可塑性,导致神经元死亡,还会使海马体误以为个体不需要那么多的记忆通路,从而出现大规模修剪突触的现象。史家波补充道,“负面情绪会诱发抑郁症,可能引起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功能失调,被认为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

“负面情绪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和代谢能力,造成免疫力紊乱,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增加患病的风险。”姜林凯说,胃肠功能也对情绪变化的感知非常敏感,受负面情绪影响,胃动力和消化液分泌会出现紊乱,“这就是很多人常说的‘气得胃疼’的缘由。”

合理有效地排解负面情绪

目前,公众对情绪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认识仍存在不小的误区。不少人认为将情绪全部爆发出来对健康有益,但这种将情绪无限放大的做法容易使人陷入灾难化思维陷阱和情绪化旋涡,应当避免。

也有人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负面情绪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将负面情绪压抑在心里不进行纾解的行为,不仅影响我们的感知系统,甚至还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进而引发疾病。

身体健康的奥秘就藏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喜一怒之间。如何穿越情绪风暴,用科学的方式守护身心健康,姜林凯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合理有效地排解负面情绪,努力成为情绪的主人。

合理宣泄情绪至关重要,无论是在运动健身中挥洒汗水,还是向朋友家人倾诉心声,都能让心中积压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释放和纾解。

“还可以将自己置身于风景优美、安静闲适的环境中,配合深长缓慢的呼吸节奏,让紧绷的神经逐渐放松,让躁动的情绪恢复平静。”姜林凯介绍,负面情绪来袭时,我们可以积极走向户外,通过拥抱大自然的方式纾解情绪。

此外,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安慰也是对抗负面情绪的一剂“良药”。“在生活中树立对抗困难挫折的信心,多鼓励自己,为自己加油打气,‘我可以!’‘我已经很棒了!’”姜林凯说。

当负面情绪过于强烈时,姜林凯建议采用注意力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让心灵找到暂时的栖息之所,“我们应当在生活中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这将成为我们抵挡负面情绪的港湾”。对于负面情绪迟迟无法排解,影响到我们的正常工作生活,甚至引发身体生理上不适感的情况,姜林凯表示,应当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医,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进行干预。

“我们可以通过正向思考重塑大脑神经网络,有规律地进行有氧运动,更多地进行社会交往,向家人或朋友倾诉都可以有效地调节情绪。”史家波表示,情绪管理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于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疾病预防策略,通过认知行为干预、生活方式调整,每个人都能将情绪转化为健康资产。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6日14版)

(责编:王帝元、谢龙)
文章来源:http://jl.people.com.cn/n2/2025/0416/c349771-41197818.html
管好情绪就是管好身体(民生一线)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长春相关问答

  • 2025-04-19 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权威发布)

    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4月1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

  • 2025-04-19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网上有人说,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中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经理人。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人民网网友19****5“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透出一种“真关注”。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从之前全...

  • 2025-04-18 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6万亿元

    中新网4月18日电据“国资小新”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以来,中央企业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靠前发力推动任务落实,一季度累计实现增加值2.6万亿元、利润总额6462.7亿元,其中26家企业利润增速超过10%。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 2025-04-18 外贸优品和国内采购商对接会在穗举行 助外贸企业双循环

    中新网广州4月18日电(记者许青青)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商务厅、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外贸优品和国内采购商对接会”活动18日在广州市广交会堂会议大厅启动。活动汇聚300余家优质外贸企业与360家国内采购商,达成意...

  • 2025-04-19 春启鹿鸣迎客至 神鹿峰旅游度假区焕新开园

    伴随春日暖阳,神鹿峰旅游度假区正式开启新运营季。作为吉林省文旅新地标,度假区以“风动鹿鸣·春醒山河”为主题,推出第三届风车节及系列文旅活动,同步实施“一票畅游“惠民政策,打造全维度度假体验。文旅融合创新体验开园期间,80...

  • 2025-04-18 为何要修订优化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国家医保局发布情况说明

    中新网4月18日电据国家医保局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血管介入支架等7类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及医保通用名》(以下简称“医保通用名”),为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血管介入支架等7类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的制定过程、规则和亮点,...

问答网AI智能助手
Hi,我是您的智能问答助手!您可以在输入框内输入问题,让我帮您及时解答相关疑问。
您可以这样问我: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开局稳健(权威发布)
按病种付费基本实现全覆盖
吉林省“12356”心理援助热线全面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