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粮食安全 中国研究人员解析亚洲栽培稻“驯化密码”

共1个回答 2025-04-17 趁早放手  
回答数 1 浏览数 804
问答网首页 > 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 > 助力粮食安全 中国研究人员解析亚洲栽培稻“驯化密码”
初学者初学者

中新网上海4月17日电(记者郑莹莹)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于北京时间4月16日23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韩斌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完成了129份普通野生稻和16份亚洲栽培稻的高精度基因组组装,绘制了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野生稻-栽培稻泛基因组图谱”,并解析了亚洲栽培稻各类群的进化及驯化路线。

亚洲栽培稻作为全球数十亿人口的主粮,其驯化历史可追溯至约一万年前的普通野生稻。

面对全球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加剧的双重压力,如何将普通野生稻历经锤炼的“生存智慧”注入现代品种,培育出兼具高产潜力与抗病、抗逆特性的“超级水稻”,成为破解粮食安全困局的重要课题。

然而,传统依赖单一参考基因组的研究模式仅能捕捉水稻遗传多样性的“冰山一角”,科研人员要挖掘水稻“遗传变异宝库”,还需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野生稻泛基因组。

韩斌研究团队整合了具有代表性的129份普通野生稻和16份亚洲栽培稻资源,进行基因组测序和从头组装,并绘制了相关泛基因组图谱。

研究发现,普通野生稻中的抗病基因丰度和多样性均明显高于亚洲栽培稻。研究还发现在南亚的各个亚洲栽培稻类群之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

这项研究实现了普通野生稻遗传资源的系统性整合,科研人员可据此追溯相关重要基因的起源。在粮食安全日益严峻的当下,这项研究为实现水稻快速从头驯化、精准培育抗逆性强、适应气候变化的优质水稻品种奠定了科学基础。(完)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gj/2025/04-17/10400936.shtml
助力粮食安全 中国研究人员解析亚洲栽培稻“驯化密码”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乌鲁木齐相关问答

  • 2025-04-18 (经济观察)从消博会看中国消费脉动

    中新社海口4月18日电题:从消博会看中国消费脉动中新社记者刘亮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13日至18日在海南海口举行。透过消博会可管窥中国消费脉动。今年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较去...

  • 2025-04-18 统一战线学的历史注脚

    5年,10年,80年……第四届统一战线学论坛将于4月19日在山东青岛举行,一组年份数字为这场学术活动增添了历史的注脚,也成为学者们讨论的话题。时间回溯到5年前。2020年,北京社会主义学院联手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2025-04-18 中国美术馆无偿获捐书法家陆维钊30件(组)书画作品

    中新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应妮)“万山青拥——陆维钊艺术文献展”1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展出陆维钊书法、绘画代表作及相关文献130余件,全面呈现他的艺术...

  • 2025-04-18 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新疆版权宣传活动启动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18日电(王小军王越)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新疆版权宣传活动18日在乌鲁木齐市新华国际图书城启动。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在启动仪式现场,AI数字主持人以视频形式...

  • 2025-04-18 鱼跃鸟将归!新疆乌伦古湖“开”湖

    日前,随着气温回升,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的乌伦古湖进入开湖季。原本平整如镜的冰层逐渐出现纵横交错的裂痕,冰块相互挤压、破碎,在湖面上形成独特的景观。开湖季不仅意味着自然景观的变换,更是乌伦古湖生态复苏的关键节点。湖水融化...

  • 2025-04-18 诸多科技元素将赋能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

    中新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吕少威)5月19日至23日,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简称“WGC2025”)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举行。本次大会,满满的科技元素将点亮会场空间。这是记者18日从WGC2025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

推荐搜索问题
最新热搜推荐栏目
乌鲁木齐最新问答

问答网AI智能助手
Hi,我是您的智能问答助手!您可以在输入框内输入问题,让我帮您及时解答相关疑问。
您可以这样问我:
新疆和田“00后”辅警深井中勇救两岁幼童
鱼跃鸟将归!新疆乌伦古湖“开”湖
中国美术馆无偿获捐书法家陆维钊30件(组)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