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北京相关问答
- 2025-04-18 北京篮协发布文明观赛倡议书:杜绝使用粗俗、侮辱性语言
中新网4月18日电北京市篮球运动协会18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首都球迷文明观赛倡议书》,全文如下:首都球迷文明观赛倡议书亲爱的首都球迷朋友们:当CBA赛场上北京篮球德比激情上演,整个京城都沉浸在热血沸腾的篮球氛围之中...
- 2025-04-18 北京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 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余个
中新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陈杭)北京市教委18日发布的《关于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提出,北京市建立了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学位供给机制,2025年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余个,缓解学位紧张问题,保障更多孩子享受优...
- 2025-04-19 一季度北京地区进出口7198.9亿元 汽车产业拉动出口增长
中新社北京4月19日电(记者徐婧)记者19日从北京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北京地区(含中央在京单位,下同)进出口7198.9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出口148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北京外贸实现出口增长,质量...
- 2025-04-18 工信部: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记者刘育英)4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谈及国产大模型时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最近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火爆‘出圈...
- 2025-04-19 珙桐“白鸽”飞落申城 沪滇民盟携手种下长江生态“同心树”
中新网上海4月19日电(范宇斌陈婕)18日,2025年上海国际花展开幕,由民盟上海市委会、民盟云南省委会主办的“鸽子花开,传情沪滇”珙桐栽培试种活动在上海辰山植物园举行。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会主...
- 2025-04-18 演员冯远征谈在北京人艺40年:“人艺”教会了我“人”和“艺”
中新网石家庄4月18日电题:演员冯远征谈在北京人艺40年:“人艺”教会了我“人”和“艺”中新网记者陈林1985年4月19日,冯远征第一次走进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排练厅,参加剧院的复试。这一年,23岁的...
- 推荐搜索问题
- 北京最新问答
-
手插口袋谁都不爱 回答于04-19
浅浅的海雾 回答于04-19
叼着棒棒糖闯天下 回答于04-19
一袖寒风 回答于04-19
白色幻影 回答于04-19
一滴奶茶 回答于04-19
江山染悲凉 回答于04-19
枪口对准我 回答于04-19
奔跑的灵感 回答于04-19
无名指的伤 回答于04-19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记者徐婧)人形机器人,即将和人类一同站上跑道。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称北京亦庄)鸣枪起跑。机器人“跑马”难在何处?一场比赛怎样影响机器人产业?赛前,赛事主办单位、参赛队伍就此给出答案。
一场性能比拼
据介绍,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迎来近20支机器人比赛队伍。“无论是企业、高校还是发烧友,只要有一台人形机器人,就可以带它来参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说,组委会不着重统计机器人来自哪家企业,而是针对不同机器人型号划分出队伍,以赛队为单位进行比拼。
“我们希望体现人形机器人发展中的多元参与,呈现一场‘八仙过海’。”在他看来,比赛真正考验的除了机器人,更有领队和后方的工程师,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团体赛。
关节耐热性、通信保障、天气影响……21.0975公里的比赛中,人形机器人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在此前的测试中,有的机器人不慎跌倒,有的机器人中途暂停,还有的被人类领跑员领先一大截。梁靓表示,这次比赛首先是一个测试与验证的平台,所有赛队都是第一次“跑马”,希望观众和业界都能以包容心态看待比赛,用比赛过程为产业发展“探路”。
一次技术展示
连日来,在位于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的测试场地,参赛队伍陆续到场。这些队伍的备战情况如何,为应对突发情况准备了哪些妙招?
“天工队”技术负责人郭宜劼告诉记者,团队在赛前从速度、稳定性和拟人性三方面对机器人进行训练。在仿真环境里不断调试训练条件,探索机器人的关节力矩和转速峰值,继而提高其运动速度;锻炼机器人根据自身状态及时调整步伐,保证运行时的稳定性;通过加入人体数据,让机器人的跑姿尽量拟人、自然。
身高1.2米、体重30公斤,相较其他选手,“旋风小子”队的机器人有些“迷你”。“从跑步的角度看,这款机器人不太适合竞速。”该队算法工程师覃帮羽直言,这款机器人的速度可能不会很快,但会很稳定。除了奔跑,它还能进行后空翻、单腿跳、双腿跳甚至跳舞。
小个子机器人的另一个优势是受风力等因素影响较小。覃帮羽表示,通过比赛的长距离奔跑,团队将对机器人的耐久性和算法稳定性进行测试,从而不断迭代和改进。
一扇“未来之门”
参赛选手中,机器人身高、体重各异。梁靓说,比赛完成后,它们在跑步赛道上的成绩将有高下之分,但在产业应用的赛场中依然“各显神通”。正因如此,本次比赛设置了完赛奖、最佳耐力奖、人气奖等多个奖项,希望观众不仅能看到机器人的速度,也看到真实的科技和产业成果。
郭宜劼说,长距离稳定移动是人形机器人的基础能力之一。若比赛能助力这一问题解决,无论是进行长距离巡检还是特种场景作业,人形机器人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从研发到应用,人形机器人的“未来之门”正在打开。梁靓期待通过比赛,业界能更多思考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用户诉求,以应用为前提、以需求为导向带动产业发展。(完)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ty/2025/04-17/104010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