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兰州相关问答
- 2025-04-23 甘肃省运动员在全国残特奥会上摘得金牌
原标题:我省运动员在全国残特奥会上摘得金牌4月22日,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比赛迎来第三个比赛日,甘肃省运动员毛祥祥和队友在越野滑雪女子听障团体短距离(传...
- 2025-04-23 甘肃省2025年高考体育统考顺利进行
原标题:我省2025年高考体育统考顺利进行甘肃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统考于4月21日在西北师范大学开考,共有4704名考生参加考试。体育统考分为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两部分。一般身体素质考试项目包括100米、立定...
- 2025-04-23 政务服务再升级 企业群众更便利
近日,兰州新区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局组织召开2025年第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协调推进会。会议指出,“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关键举措,也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各部门要紧密围绕国务院2025年...
- 2025-04-23 甘肃省政府原副省长赵金云严重职务违法被开除公职
中新网4月23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国家监委对甘肃省政府原副省长赵金云严重职务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经查,赵金云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宴请;违反组织要求,不如实报告...
- 2025-04-23 兰州市举办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当天,由兰州市自然资源局主办的世界地球日宣传科普活动在兰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举办。活动以“珍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科普展览讲解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普及...
- 2025-04-23 兰州市开展就业领域专项整治
4月22日,记者从兰州市人社局获悉,即日起至2026年12月底,兰州市在全市范围内持续推进就业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并面向社会广泛征集问题线索,接受群众监督举报。据了解,此次整治聚焦三大重点领域:一...
- 推荐搜索问题
- 兰州最新问答
-
向来不讨喜 回答于04-23
来日方长 回答于04-23
紫色偶然 回答于04-23
笔触琉璃ζ 回答于04-23
′暗淡|落幕 回答于04-23
折翅木蝴蝶 回答于04-23
青春的浮華 回答于04-23
车水马龙 回答于04-23
果酱味奶糖 回答于04-23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中新社福州4月22日电题:古籍修复师唤醒沉睡典籍
作者叶秋云
“虫蛀如蚕食,霉斑似云翳,粘连若胶着。”22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在福建省图书馆特藏中心修复室内,七位古籍修复师正手持放大镜,对着一册册“病书”凝神诊断。经过这些“图书医生”的修复,唤醒古籍中沉睡百年的文字记忆。
古籍修复最基本的原则是“修旧如旧”,通过原生性保护,恢复其原有的阅读功能。根据古籍不同的性质和状况,修复时间从数周到数月不等。
“要修复的古籍到我们手里,第一件事就是‘对症’。”林凤说,分析是虫蛀、鼠啮、霉蚀、粘连、磨损等原因,而后才好制定修复方案。
在古籍修复师郑楠华的工位前,清代陆陇其撰写的《问学录》正经历“重生”。他左手取一片微黄的手工纸,右手握羊毫笔,蘸上稀浆,如绣花般将“补丁”嵌入虫洞。待浆糊干透,修补处与原纸浑然天成。
郑楠华是福建省图书馆特藏中心修复组唯一的男性“图书医生”。他说,这就跟医生看病一样,先“对症”再“下药”,作为“补丁”的手工纸不仅颜色要和古籍相近、材料也要尽可能一致。“这手艺讲究的是‘补天衣无缝,续古纸有神’”。
若遇纸张色差,古籍修复师们便化身“丹青圣手”。林凤说,如无法找到与古籍用纸颜色相近的纸,还需要进行染色。“我们大部分是用红茶等植物的颜色作为染料,这样染出的纸颜色更为接近。”
修复室里,最年轻的是“90后”古籍修复师吴钰。高考填报专业时,看到古籍修复人才匮乏的新闻报道,吴钰决定选择相关专业。她说,“古籍修复是一项比较枯燥的工作,要求技术人员十分细致和耐心,缺乏兴趣很难坚持下来”。
接受采访时,吴钰正用皮料纸溜口,让开裂的书页“破镜重圆”,“这份工作需要静水流深的力量,而热爱是最好的催化剂”。
2016年10月,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福建传习所在福建省图书馆挂牌成立,聘请资深古籍修复专家邢跃华担任导师,采用传统“师带徒”模式培养古籍修复人才。2017年,福建古籍修复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福建古籍修复技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凤期盼着有更多年轻人能听懂古籍的“心跳”,“让这些承载着文明密码的故纸,在古籍修复师手中获得第二次生命。”
福建省图书馆特藏中心副主任刘繁表示,当年轻人愿意沉下心与古籍对话,那些被虫蛀、酸化侵蚀的文明记忆,终将在时光长河中焕发新生。(完)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sh/2025/04-22/104037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