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北京相关问答
- 2025-04-23 《百度人工智能创新与专利白皮书2025》发布 AI专利走深向实
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池梦蕊)4月22日,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百度举办主题为“专利赋能大模型应用”活动,并发布《百度人工智能创新与专利白皮书2025》和“AI知识产权+”行动方案2.0,旨在探讨专利赋...
- 2025-04-23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建设国之重器 筑牢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今年以来,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兴产业集群加...
- 2025-04-23 通学公交车厢化身“流动图书馆” 图书还能借回家
走进通学公交162路车厢,驾驶室后方设置了图书角,各类图书整齐摆放,包括《二十四节气故事》《极简作文法》《米小圈上学记》等近百本课外读物,种类丰富,小乘客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由选择喜欢的书籍阅读。放学后,小乘客陆续上车,...
- 2025-04-23 广交会观察:中国“绿色智造”出圈 拓展多元市场
中新社广州4月23日电(张璐)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第二期正在广州举行。中国企业携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的家居产品纷纷亮相,受到众多境外采购商青睐。本届广交会第二期以“品质家居”为主题,展出家庭用品...
- 2025-04-23 10大类87项专属服务!海淀区发布新就业群体系列服务项目
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董兆瑞)4月22日,海淀区新就业群体系列服务项目发布活动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记者了解到,此次海淀区共发布10大类87项系列服务项目,涵盖了新就业群体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类场景,...
- 2025-04-23 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正开展初样研制试验工作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今天(4月23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发言人介绍,目前,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正在按计划...
- 推荐搜索问题
- 北京最新问答
-
心冷独角戏 回答于04-23
自愈心暖 回答于04-23
历劫低潮 回答于04-23
2024年客流数据公布 北京地铁乘客平均单次乘车11站40分钟
一辈子到底有多久 回答于04-23
烂情 回答于04-23
安ㄨ瑾 回答于04-23
喜欢不易 回答于04-23
开始厌倦 回答于04-23
陪你冲浪 回答于04-23
几位老友 回答于04-23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2025年的今天,似乎没有什么“社交”是一部手机解决不了的——视频通话清晰到能数清对方的睫毛,游戏里五黑开麦的欢呼声震耳欲聋,社交软件的点赞和评论永远刷不完……
但,真的强烈建议大家多和朋友进行线下聚会,因为确实能“救命”!
英国一项长达12年、覆盖46万人的研究发现:长期独居、缺乏社交的人,早逝风险最高增加77%[1]——这相当于每天抽一包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了。
你的社交状态达标了吗?
科学家列出的“危险信号”
为了具体了解受试者的社交状态,研究者们一共设立了5个关键指标:
是否会向亲友倾诉烦恼
是否会经常感到孤独
亲朋好友的探访频率
是否参加集体活动
是否独居
如果在5项指标里你的答案多数都是“否”,那么,你的身体可能正在“发出警报”。
研究人员还总结出了三种相对危险的社交状态:
1和朋友/家人见面次数<3个月1次
研究表明,人们对社交的需求是有一定阈值的,和每天都能和朋友/家人见面的人相比,每个月只见一次的人身体的风险并没有显著增加,但是如果只有3个月一次,全因死亡率会增加11%,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则增加了16%,如果是全年都没有接触的话,全因死亡风险激增了39%。
2独居+零社交
独居的人全因死亡率会增加25%,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了48%,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如果独居的同时缺乏和朋友/家人的聚会,死亡风险呈几何级增长——这类人群的心脏病死亡率,比社交活跃的人高出了123%。
3无人倾诉+长期孤独
有研究表明,长期孤独会激活大脑的“威胁监测系统”,导致慢性炎症水平升高29%[2],与此同时,如果又无人倾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会增加63%。
线下社交如何为我们“续命”?
线下面对面的社交到底是怎么为我们“续命”的?另外一些研究发现:
1近200种蛋白质和社交缺乏相关
研究人员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解析出共有接近200种蛋白质和社交缺乏相关,而这些蛋白质大多数是在炎症、病毒感染和免疫反应中产生的,所以社交可以降低罹患心脏病,糖尿病的风险,并增强免疫系统[3]。
2社交影响人体激素的平衡
和朋友多接触可以激活中脑中央灰质的速激肽1神经元,刺激下丘脑分泌催产素,而催产素可以降低皮质醇的浓度,舒缓压力[4]。
之所以线下社交和线上交流会有如此大的不同,是因为我们对交流时的语气、肢体动作这些信号更加敏感[5]。
完整的情感传递中,单纯的文字信息只占7%,另外有很多信息来自面对面的感受。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在手机上聊天总是会吵起来,但是见个面立刻和好如初。(此处暗示情侣们图片)
线下社交不仅续命
还“养脑”
不仅仅是给我们续命,社交甚至会影响我们的大脑。研究表明社交频率会影响我们的大脑容量,“社牛”的大脑容量是最大的[6]。除此之外,社交多的人更不容易得阿尔兹海默症哦[7]。
手机虽然可以“联通”一切,但毕竟模拟不了线下聊天时相视一笑的默契、深夜emo时无声的拥抱……人终究是社会性动物,纵使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也希望我们都能享受线下面对面的交流和快乐。
把“改天见”变成“今天见”,看完这篇文章,放下手机,去见你想见的人吧~
参考文献
[1]FosterHME,GillJMR,MairFS,Celis-MoralesCA,JaniBD,NichollBI,LeeD,O'DonnellCA.SocialconnectionandmortalityinUKBiobank:aprospectivecohortanalysis.BMCMed.2023Nov10;21(1):384.
[2]XiongY,HongH,LiuC,ZhangYQ.Socialisolationandthebrain:effectsandmechanisms.MolPsychiatry.2023Jan;28(1):191-201.
[3]Shen,C.,Zhang,R.,Yu,J.etal.Plasmaproteomicsignaturesofsocialisolationandlonelinessassociatedwithmorbidityandmortality.NatHumBehav9,569–583(2025).
[4]YuH,MiaoW,JiE,HuangS,JinS,ZhuX,LiuMZ,SunYG,XuF,YuX.Socialtouch-liketactilestimulationactivatesatachykinin1-oxytocinpathwaytopromotesocialinteractions.Neuron.2022Mar16;110(6):1051-1067.e7.
[5]HugillN,FinkB,NeaveN.Theroleofhumanbodymovementsinmateselection.EvolPsychol.2010Feb18;8(1):66-89.
[6]HirabayashiN,HondaT,HataJ,FurutaY,ShibataM,OharaT,TatewakiY,TakiY,NakajiS,MaedaT,OnoK,MimuraM,NakashimaK,IgaJI,TakebayashiM,NinomiyaT;astheJapanProspectiveStudiesCollaborationforAgingandDementia(JPSC-AD)Study.AssociationBetweenFrequencyofSocialContactandBrainAtrophyinCommunity-DwellingOlderPeopleWithoutDementia:TheJPSC-ADStudy.Neurology.2023Sep12;101(11):e1108-e1117.
[7]ChenY,GrodsteinF,CapuanoAW,WangT,BennettDA,JamesBD.Late-lifesocialactivityandsubsequentriskofdementiaandmildcognitiveimpairment.AlzheimersDement.2025Jan;21(1):e14316.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life/2025/04-23/104040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