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综合新闻相关问答
- 2025-04-23 比特币最新价格行情
比特币最新价格行情显示,当前比特币价格为$12,000美元。相较于昨天的$11,800美元,价格上涨了2%。在过去的一周内,比特币价格经历了波动,最高曾达到$13,200美元,最低则为$11,500美元。市场分析师认为,...
- 2025-04-23 事关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审计,中注协约谈事务所
中新经纬4月23日电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称“中注协”)官网23日消息,近日,中注协向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发出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审计约谈函,提示可能触发股票退市条件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说明承接的有关...
- 2025-04-23 4月23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32个点
中新网4月23日电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据农业农村部监测,4月23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18.47,比昨天下降0.32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19.43,比昨天下降0.38个点。截至今日14:00...
- 2025-04-23 首次亮相!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厅正式挂牌成立
中新网4月23日电最高人民检察院23日举行“以高质效知识产权检察履职服务高水平科技创新”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李雪慧在会上介绍,近日,最高检经研究并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
- 2025-04-24 为何最近大风天气有点多?
为何最近大风天气有点多?成都金堂一度出现10级阵风风一吹,雨一下,成都的“夏日体验卡”失效,春天又回来了。据成都市气象台的数据,4月21日7时至22日7时,成都出现雷阵雨天气,同时,全市普遍出现5-7级阵性大风,中东部局...
- 2025-04-24 央行行长: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 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
记者今天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美东时间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经济碎片化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引发金融市场动...
- 推荐搜索问题
- 综合新闻最新问答
-
开始厌倦 回答于04-24
遇见你是我一世的春暖花 回答于04-24
一生不像诗 回答于04-24
蝶衣羽化 回答于04-24
秋鹤 回答于04-24
梦见你离开 回答于04-24
曲名为思念 回答于04-24
厌世而谋生 回答于04-24
倦懒 回答于04-24
还我奶糖哇 回答于04-24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传感器灵敏屡屡半夜惊魂操控系统不兼容无法联动
全屋智能,便利还是添堵?
回家一开门灯光亮起、窗帘自动打开,离家自动关闭灯光和部分电器,空调、新风等系统可根据温湿度传感器自行调节……商家口中的“全屋智能”让人期望着享受智能化的生活。然而,不少消费者住进“新家”却发现并没那么方便。
■使用
半夜亮灯智能设备惊扰正常休息
由于喜欢尝鲜科技新产品,何先生在新家装修时特地进行了全屋智能化设计。“智能化主要覆盖灯光、窗帘、空调、新风、厕所温湿度调节等,既能够通过传感器自动开启,也可以用语音、智能面板、手机等方式实现控制。”他介绍,大约120平方米的房子,全屋设计、设备购置、安装调试等一共花了两万多元。
今年年初,何先生住进新家,结果发现畅想中的智能生活并没到来。“传感器误触发情况时有发生,我们也花钱请工程师上门调试过一次,却没能解决问题。”他对记者说,比如有人经过走廊,卫生间的灯突然就亮了。阳台区域更麻烦,因为住在一楼,外面一有点风吹草动,屋子里就会感应亮灯,“特别是晚上,有时候连流浪猫路过,阳台灯都会亮起来,大半夜的,还挺吓人。”何先生说。
除了传感器误触导致的开灯问题,“鸡同鸭讲”的语音交互也让何先生感到有些滑稽。“有时呼叫智能管家,得反复叫好几遍才响应;可不叫它的时候,有时却突然冒出一句‘我在’。”他抱怨道,有时候用语音提示智能管家执行一些操作,它却说“没听懂”,还不得不用标准普通话放慢再说一遍,“整个过程感觉挺别扭的,现在我和家人都不怎么用语音控制了。”
从美好畅想到现实槽点,何先生的情况并非个例。张女士去年重新装修老房子,也给家里进行了全屋智能设计。一番体验下来,她觉得有些智能化功能被商家吹得天花乱坠,真用起来却有些鸡肋。
“设计师说,现在的年轻人生活都有仪式感,所以给家里的灯光设置了很多场景,比如迎宾模式、观影模式、阅读模式等,开启不同的模式后,灯光明暗、冷暖色调都会随之调整。”可张女士入住后发现,除了一两个常用模式外,其他场景几乎不需要。“一方面,新鲜劲儿过去了懒得去变换灯光;另一方面,有时个别设备会出现掉线,还得重新联网设置,特别麻烦。”她直言。
■售后
修个灯带2500元维修费让人咂舌
除了用途徒有其表之外,更让一些消费者诟病的,是智能化设备一旦出现故障,维修起来更麻烦。
李女士几年前购置了一套别墅,考虑到面积大、楼层多,装修时便听从设计师的建议,进行了全屋智能化设计,仅购买和安装智能设备就花费了约10万元。使用两年来,家里多次出现智能灯带、传感器等设备故障问题。“传感器类设备,每次上门更换少则五六百元,多则上千元。智能灯带、灯筒等产品更贵,有一次维修灯带花了2500元。”高昂的维修费用让她直呼“修不起”。
价格贵不说,智能化设备的维修难度也较大。“以前家里一些设备坏了,就近找维修师傅很快就能上门,可这些智能化设备一般师傅修不了,只能请品牌方的维修人员修理。”李女士说,而且维修往往需要提前预约,有时候遇到人手紧张,一周之后才能上门。如果再碰上更换的设备断货,等待时间更长。“之前家里有个智能灯坏了,由于是旧型号,等了两周才换上,我们就这样黑着灯生活了两周。”她说。
李女士的经历还不算最糟心的。汪女士在2017年安装了全屋智能化系统,可以控制全屋灯光、窗帘等。然而,没过几年,厂商倒闭了。由于系统暂停服务,设备损坏后也无处维修,汪女士家大部分的智能化设备只能改为手动操作。
■选购
商家报价同一户型价格相差一倍
当前,“全屋智能”已然成为家居市场上的新时尚。记者走访多家大型家居家装市场看到,各大市场几乎都有“全屋智能”相关商家进驻。一些商家不仅设置了门店,还搭建了全屋智能的“样板间”,供消费者现场感受全屋智能化带来的便利。
除了线下门店,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线上渠道,搜索“全屋智能”关键词就能查到大量商家信息。
记者发现,无论线下还是线上,提供全屋智能服务商家的报价差异较大,服务水平也缺乏标准。
以100平方米住宅进行“全屋智能”装修为需求,记者咨询了几个商家。同样的户型,按照全屋整体灯光、窗帘、空调、浴室温湿度调节等智能控制设计,有的商家给出的报价为两万元,有的商家则只要8000元,差出1倍多。
为何报价能差这么多?“我们的设计安装方案更加专业,售后也有保障,今后使用中不会出现设备经常掉线、感应失灵等问题。”两万元报价的商家称,那些低价商家提供的设备不能保真,还可能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做全屋定制,我们更具性价比!”另一方的答案却截然不同。按导购人员所言,品牌方之所以报价高,因为其往往在设备、设计、安装、调试等费用上都有很高的溢价,“我们做智能服务很多年了,品质有保障。”
“并不是报价高水平就好,全看运气。”刘女士去年装修时选择了一家较为知名的品牌服务商,在安装过程中却发现,安装的部分智能设备和最初报价单上列出的设备并不一致,实际安装的设备要便宜。“如果我不是当时在场,可能就被糊弄过去了。”她说。
■安装
无法联动需再下载5个单独APP
全屋智能距离消费者的智能生活想象还有多远?记者采访中发现,若想真正实现全屋智能,有待不同品牌设备之间打破壁垒,实现智能化设备统一控制。
即便是从装修时就规划设计的全屋智能,现实中也往往难以真正实现智慧联动。记者咨询华为、绿米等多家品牌商了解到,各家都有“指定款”产品。华为门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想实现全屋联动控制,就必须选择支持鸿蒙系统的配套电器,以电视为例,目前只能选择华为品牌的智能电视。
而在绿米门店,销售人员表示,此前,设备支持小米的米家生态,但新设备因多种原因退出了米家生态。当记者询问该品牌对于扫地机器人的控制时,销售人员说,目前只支持两个品牌的产品,其他品牌无法接入全屋智能系统。
满足品牌方的设备要求,究竟要下载几个应用?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请某品牌商家设计了一套全屋智能方案。根据这套方案,全屋智能系统可以实现全屋灯光、窗帘、空调的远程控制,但如果选择其他品牌的智能门锁、扫地机器人、宠物喂食器、智能电视、智能冰箱,将无法接入系统。换句话说,如果要对这些设备进行远程控制,记者还需要在全屋控制系统外,再多下载5个单独的APP。
观点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提出,随着技术快速进步,家居行业从最初的智能家居单品,到实现智能化场景联动,逐步演变为全屋智能家居。可是,全屋智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同类型的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协议不互通问题,导致用户体验割裂,增加了用户使用成本。
本报记者赵语涵文
来源:北京晚报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5/04-23/104042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