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南京相关问答
- 2025-05-05 一季度江苏新增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居全国第一
原题:普惠小微融资“量增面扩”一季度江苏新增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居全国第一记者从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一季度全省金融运行情况良好,呈现“总量有力、结构优化、利率下降”的特点。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
- 2025-05-04 “五一”江苏成众多境外旅客入境游目的地
□本报记者王建朋随着我国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境外旅客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今年“五一”假期,境外旅客入境游的热情持续高涨。加之我国实施的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新政策,更有效激发出境外旅客的消费热情。大江风范、运河风采...
- 2025-05-05 今天全国铁路、公路进入返程高峰 这些路段时段通行压力大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五一”假期第五天,交通出行保持高位运行,今天(5日)将迎来返程高峰,交通部门多措并举加大出行保障力度。今天,全国铁路进入返程高峰,预计发送旅客超2000万人次,各地铁路部门精心组织客流疏导。陕西...
- 2025-05-05 江苏影院向复合型文化消费空间转变
原题:我省影院从单纯观影场所向复合型文化消费空间转变——来电影院,看好吃好玩好一方影厅,无限可能。如今,影院已经从单纯的观影场所变身城市文化客厅。记者“五一”假期探访发现,江苏多地推出了“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赏民乐...
- 2025-05-05 人民日报:算算南钢的“三本账”
原题:南京钢铁集团累计投入超130亿元用于环保提升、超低排放改造和生态保护算算南钢的“三本账”(人与自然·绿色转型新看点)走,去钢铁厂旅游!是的,你没有听错。传统印象中“傻大黑粗”的钢铁厂区,已成为风景如画的国家3A级旅...
- 2025-05-03 “五一”假期江苏扬州“运河十里”成为当地民众新宠
中新网扬州5月3日电(吴雪瑶吴矜行)今年“五一”假期,刚刚在3月建成开园的扬州“运河十里”项目示范段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打卡,成为当地民众休闲、带娃的新去处。至目前,超3万人次前来打卡“运河十里”项目示范段。有着2500多...
- 推荐搜索问题
- 南京最新问答
-
庸仙 回答于05-05
五月我遇你 回答于05-05
湮灭 回答于05-05
海未深 回答于05-05
仙度瑞拉 回答于05-05
處處 回答于05-05
命中注定 回答于05-05
叼着棒棒糖闯天下 回答于05-05
吃兔兔 回答于05-05
竹泣墨痕 回答于05-05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贾天勇)25日下午,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影视+”系列学术沙龙——舞台影像数字化主题沙龙在东城区禄米仓新视听产业园举办。沙龙就舞台剧数字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化舞台剧的“破圈”之路、数字化舞台剧与电影行业的合作展望等内容开展交流分享。
在主旨发言环节,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音乐剧《在远方》制作人董宁表示,在舞台艺术领域,高清舞台艺术影像成为舞台艺术数字化的一个最为明显标志。舞台艺术的数字化提升了舞台艺术作品的传播广度和深度,为舞台艺术的制作方和出品方带来了较高的收益,也让舞台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可见性大大增强。在某种程度上,数字化的舞台艺术作品早已打破了“第四堵墙”,将更多的观众请进了“剧院现场”,帮助他们以更为优惠的价格,欣赏到更为优质的舞台艺术作品。
舞剧及舞剧电影《只此青绿》主演谢素豪分享了自己与这部舞剧共同成长的心路历程。作为剧中“展卷人”的饰演者,这些年来,谢素豪用心塑造角色,努力为观众带来“百场如一”的表演。舞剧要改编成电影也并非易事,谢素豪说,对于舞者来说,从舞台转到银幕,需兼顾空间美感与情感沉浸感,克服现场感即时性的损失。面对电影镜头,需要妥善地把握分寸感,这次经历帮助他提升了对舞台表演的理解。“舞剧电影《只此青绿》是一次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也是文化传承的创新形式,展现了中国风雅,探索了多元传播方式,期待与全球观众共赏文化盛宴。”
在嘉宾对谈环节,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中国电影评论协会理事左衡表示,技术应用优先服务于艺术本质。技术提供了观众无法亲临的舞台细节视角,但需平衡“看戏”的沉浸感与艺术原味。
中联超清视觉艺术总经理吴坚看来,超高清显示技术、视觉技术、直播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已完全融入文艺全流程,极大丰富了舞台形式。他也提醒,科技和艺术的结合绝不应是炫技,而是为了提升艺术创作效率,扩大艺术作品的影响力,甚至去帮助升华商业价值,推动我国文化艺术创作的繁荣,让更多人感受艺术魅力,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
本届大学生电影节共举办舞蹈影像、动画电影、舞台影像数字化3场主题沙龙。三场活动中,来自舞蹈、动画、舞台艺术等行业的从业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中国电影的学术研究成果、产业发展趋势和国际交流合作。(完)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25/04-26/104062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