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教育相关问答
- 2025-04-26 荆门德艺高级中学有没有家校沟通机制?
荆门德艺高级中学有家校沟通机制。学校通过定期举行家长会、发布通讯录和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 2025-04-26 荆门城乡高级中学教学质量
荆门城乡高级中学的教学质量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该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并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此外,学校还加强了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
- 2025-04-26 私立钟祥市高科学校入学政策
私立钟祥市高科学校的入学政策可能会因年份和具体学校政策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入学政策: 年龄要求:一般来说,学生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入学。这个年龄可能因年级和课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入学考试:某些...
- 2025-04-26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口碑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是一所位于中国湖北省荆门市的公立高中,以其良好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氛围而闻名。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此外,学校还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帮助学生发展兴趣爱好...
- 2025-04-26 中国老师如何教育孩子
中国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以身作则:老师会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孩子树立榜样。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学习到正直、诚实、勤奋等品质,这些品质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注重德育教育:中国老师非常重视德育教...
- 2025-04-26 钟祥市胡集高级中学校园环境如何?
钟祥市胡集高级中学的校园环境整体上是相当不错的。学校位于钟祥市,这个城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因此,作为一所高级中学,胡集高级中学也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优美的校园建筑。 首先,学校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
- 推荐搜索问题
- 教育最新问答
-
死在被窝 回答于04-26
爱恨随心 回答于04-26
花朵之蓝。 回答于04-26
魂牵梦绕的幸福つ 回答于04-26
秋日思雨 回答于04-26
- 北京教育
- 天津教育
- 上海教育
- 重庆教育
- 深圳教育
- 河北教育
- 石家庄教育
- 山西教育
- 太原教育
- 辽宁教育
- 沈阳教育
- 吉林教育
- 长春教育
- 黑龙江教育
- 哈尔滨教育
- 江苏教育
- 南京教育
- 浙江教育
- 杭州教育
- 安徽教育
- 合肥教育
- 福建教育
- 福州教育
- 江西教育
- 南昌教育
- 山东教育
- 济南教育
- 河南教育
- 郑州教育
- 湖北教育
- 武汉教育
- 湖南教育
- 长沙教育
- 广东教育
- 广州教育
- 海南教育
- 海口教育
- 四川教育
- 成都教育
- 贵州教育
- 贵阳教育
- 云南教育
- 昆明教育
- 陕西教育
- 西安教育
- 甘肃教育
- 兰州教育
- 青海教育
- 西宁教育
- 内蒙古教育
- 呼和浩特教育
- 广西教育
- 南宁教育
- 西藏教育
- 拉萨教育
- 宁夏教育
- 银川教育
- 新疆教育
- 乌鲁木齐教育
继3月召开的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高质量建设推进会之后,4月16日,复旦大学又连开三场创新学院高质量建设推进会。会上,宣布成立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任院长;成立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副校长周磊任院长;高质量推进建设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副校长姜育刚任院长。
成立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布局发展变革性材料未来学科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表示,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的成立是复旦大学深化学科布局、推动工科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机遇。面对新工科“工程化、团队化、长期化”特点,创新学院将转变思维观念,从传统的理科思维转向发展以基础研究为先导的工程应用、强化大团队协作以及重视全过程的系统集成的工科思维。赵东元介绍,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学院将建设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加强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深化课程群建设、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导师、企业联合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大团队、大项目中凝练“真问题”、锻炼“真本事”。在科研创新方面,创新学院将聚焦智能材料、智能催化、清洁能源、光电与感知等未来新材料领域,建设系列研发中心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创新,推动颠覆性的技术突破,打通从基础研究到系统应用的创新链,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设立实习实训基地是创新学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之一。会上,马余刚、赵东元共同为创新学院实习实训基地上海吴淞材料实验室揭牌。
该实验室由赵东元牵头组建,是上海市国家实验室“3+4”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围绕软凝聚态新材料,开展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和开发合作。作为学院的实习实训基地,将为学生提供从理念到实践转化的舞台。
高质量推进建设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实现从1到100的跃迁
副校长姜育刚表示,对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而言,统筹规划本研学科专业、整体构建本研培养体系,实现学科发展和交叉融合,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其核心工作之一是持续完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为每门课找到最合适的老师,加快集聚世界顶尖人才。
在创新学院发展中,工科思维和创新文化同样重要。要从交叉融合角度入手,梳理、瞄准国家重点需求方向,以执行力和“必须解决问题”的工科思维,将理论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生产力。创新学院的设立是根据国家需要,而不是依照传统工科门类的一级学科。唯有创新,唯有通过新工科融合科技和产业创新,才能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把“没有先例”变为“成功案例”。
据介绍,学院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机器人科学前沿探索、人工智能开发、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工程科学家、原创发明家、卓越工程师及产业领袖。围绕“智能机器人”方向,学院构建以“课程改革—科创实践—选拔机制”三位一体的拔尖人才培养路径。
开设智能机器人、智能光电、智能空天、数智力学4大招生与培养方向,组建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智能光电、微纳制造、数智力学、智能空天等6大教学团队,推出本博融通改革,设置立交桥式选拔与退出机制,设立科研训练体系,学生可轮转课题组,与硕、博士生共同组队参加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学院也将与多家头部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实习基地,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现场,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的17家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发布。学院将与这些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形成合力,将基地打造成为集协同育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具有示范效应的产学研用实践平台。
未来信息创新学院成立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
“未来信息创新学院是由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部分系(中心)、光电研究院(筹)、空间互联网研究院(筹)这三家主体进行整合,融合新工科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理念,共同组建而成。”副校长周磊介绍,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将聚焦通信-导航-遥感、卫星载荷、空天态势感知、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需求,面向6G通信、空间互联网、低空经济、气象预测、三航服务等经济主战场开展工作。
此外,学院将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有组织科研攻克“卡脖子”难题,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产教融合的拔尖创新培用融通体系,培养“干细胞式”人才。
据介绍,学校于2023年推出光子计划-院士班,由院士团队亲自遴选、亲自选题、亲自指导、亲自规划,动态进出,培养信息科技领军人才。今年,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将在光子计划-院士班基础上,升级、设计本博融通培养方案,以高水平科研支撑一流人才的培养,通过科研项目和面向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来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面向学术前沿的世界级科学家和面向产业的领军人才。
课程体系将包括12门核心课程、8个教学团队,涵盖数理基础、电子电路、信号通信、智能信息、光电基础、光电信息处理、光电器件系统以及电子信息实验教学等。学院还将设立前沿讲座和实践训练,邀请产业界大咖进行产业前沿讲座,并开展暑期训练营。
金力:走出“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贡献”的复旦新工科之路
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表示,高质量推进建设创新学院,旨在服务民族伟大复兴所需,服务“第一个复旦”建设所要,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急。创新学院的建设要以团结聚共识,凝聚人心向学的学术共同体、凝聚育人的使命共识、凝聚创新的发展共识;要以改革促培养,体系化重构教育教学体系,明确重要任务时间节点,花力气完善课程体系;要以实干铸风骨,探索建设新工科文化,注重管理效率和目标意识,崇尚实干、强化团队意识,整合资源,打破惯性、久久为功,建设新工科文化。
文章来源:https://www.eol.cn/news/dongtai/202504/t20250417_26640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