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福州相关问答
- 2025-04-19 物业企业发展策略转向:由“扩规模”转为“增绩效”
中新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左宇坤)“近年来,物业管理行业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发展。2024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均值为16.05亿元,同比增长3.52%,增速较上年回落1.04个百分点。”4月18日举行的“2025中国物业...
- 2025-04-18 一季度中国财政收入60189亿元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记者赵建华)中国财政部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18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1%。其中,全国税收收入47450亿元,下降3.5%;非税收入12739亿元...
- 2025-04-19 何以中国|闽韵福游的磁场有多强?
从“三条簪”、簪花围非遗妆造掀起国潮旅拍热潮,到《最忆船政》移动舞台重构历史现场;从“清新福建”文旅脱口秀的跨界融合,到“蓝眼泪沙滩”上风筝元宇宙点亮夜空……近年来,福建通过人文与科技的多维融合,创建出越来越多文旅玩法,...
- 2025-04-19 巴西:华社冀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
中新网圣保罗4月19日电(记者林春茵)巴西圣保罗多家华社日前与巴西圣保罗市议会巴西-中国阵线达成合作意向,关切圣保罗州社会团结基金的社会援助计划,将主动派员作为义工参与州政府主办的慈善活动,贡献华社应有力量。这成为巴西圣...
- 2025-04-19 国际鞋(体)博会在福建晋江开幕 516家海内外客商参展
中新网福建晋江4月19日电(记者孙虹)以“链通全球,晋创未来”为主题,第二十六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九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19日在“中国鞋都”、知名侨乡福建晋江开幕,吸引菲律宾、越南、泰国、意大利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 2025-04-19 联合国旅游组织官员谈福建旅游:引国际游客共赴山海
中新社南平4月19日电(叶秋云)“在全球各地,有2000多万闽籍侨胞旅居海外,福建可发起‘欢迎回家’专题活动,以此吸引并欢迎华侨华人回到祖籍地旅游。”在19日举行的2025年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上,联合国旅游组织国际发展...
- 推荐搜索问题
- 福州最新问答
-
蜜糖 回答于04-19
海上的孤盗 回答于04-19
众叛亲离 回答于04-19
鲨勒巴基 回答于04-19
瀟灑尐姊 回答于04-19
流年染指经不起的伤 回答于04-19
、゛春去秋又來 回答于04-19
钢铁不是铁 回答于04-19
浮生六记 回答于04-19
童言无剂 回答于04-19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2018年,刘亚丽推出自己的艺术服装品牌“琇”。为了对苗绣、蜡染有更深入的了解,刘亚丽先后前往贵州16个乡镇调研考察。“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蜡染、刺绣,代代传承。”她说,自己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了当地的手艺人,仔细观摩她们的作品,记录每个纹样、针法,聆听背后的故事和寓意。
以苗绣为例,在绣娘的巧手下,鸟纹、龙纹、蝴蝶纹等各类吉祥符号在藏青色棉布上浮现,光滑如缎。刘亚丽称,贵州苗绣针法细腻、工艺繁复,强调对称的美感。各式鱼纹极为常见,寓意“多子多福”。苗族女性还喜欢用色彩斑斓的蝴蝶图案装点衣服,这一传统源自“蝴蝶妈妈生万物”的传说,象征对平安、幸福的美好祈愿。
“由于苗族支系繁多、分布广泛,刺绣作品也有所差别。”刘亚丽说,苗族女性亲手勾勒出一片天地,无数精美图案蕴含着对自然的崇敬,也有对生活、对节令习俗的洞察。“每当看到她们穿上自己精心制作的盛装,那份对生活的仪式感和乐观豁达感染了我,我想为改善她们的生活境况做点什么。”
“从设计、画稿、选料、再到蜡染或刺绣,工序繁杂且环环相扣,不能偷工减料,这样才能保证服饰的手工价值。”在刘亚丽看来,只有慢工出细活,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打造出精品。“以水族马尾绣和苗族破线绣服饰的制作为例,需要7位绣娘同时开展工作,花费2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她说,妇女在家照顾老人孩子的同时,通过蜡染和刺绣,既传承了传统技艺,又获得收入。
2022年,刘亚丽与贵州手工艺人合作,尝试把蜡染融入真丝面料。她回忆称,棉布厚实,真丝轻薄,画娘们需要反复摸索练习,才能提高蜡刀在真丝上作画的稳定性。“此外,传统方法往往存在染色不均匀的问题,尝试了很多办法后,我们通过将传统植物染色和靛蓝染色技术结合,破解了这一难题。在保留传统手工艺的同时,更符合现代审美与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