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为生活添彩(解码·两会热词怎么看)

共1个回答 2025-03-18 有的甜有的咸  
回答数 1 浏览数 777
问答网首页 > 最新热搜 > 昆明 > “文化+”,为生活添彩(解码·两会热词怎么看)
 无法抑制 无法抑制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文化关键词,与我们有什么关联,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文化+”加出了哪些新业态、新机遇?让我们循着文化关键词,在故事里看变化、看发展。

——编者

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云南怒族民歌圈粉走红

“哦得得,哦得得!……”一段极具感染力的曲调在网络上走红,成为无数网友的“上头神曲”,也让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的怒族民歌“哦得得”为更多人所知。

在网上唱响“哦得得”的,是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郁伍林。“哦得得”是怒族民歌中保存最完整、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音乐。2006年,“怒族民歌哦得得”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郁伍林将“哦得得”重新编排演绎,上传到短视频平台,意外走红,甚至还有网友模仿弹奏。网友们纷纷留言:“虽然听不懂,但曲子太上头!”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和网友的精神需求“双向奔赴”。除了演唱“哦得得”,视频里,郁伍林弹拨的“达比亚”,是怒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跳的怒族“达比亚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镜头中,农闲的时候,郁伍林带着乡亲们一起唱跳,向网友展现怒族文化和生活态度,也为当地带来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体验我们热情淳朴的乡村文化。”郁伍林说。

【点评】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白利友: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是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内在要求。要多鼓励优质内容的创作,支持文化产品创新,融入积极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通过更多生动展示,在网络全方位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技艺,鼓励文化机构、自媒体等打造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IP,提升影响力。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优质文化“浓度”更高了

江苏省泰州市黄桥镇丁西林广场,“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开进社区,吸引了附近800多名群众。

“不是有什么送什么,而是群众想看什么送什么。”江苏省演艺集团扬剧团团长助理陈东介绍,今年剧团的35场惠民文化演出,每场都是为当地群众量身定制,没有完全一样的节目单。扬剧《党的女儿》,就是剧团精选出的——在经典剧目基础上创新表演形式,从传统演出的2小时、几十名演员,精简至6分钟、1名主演,撷取最精彩片段。

除了“老戏新排”,还有演出节目“从无到有”。“开场的《民乐组曲》,就是剧团首演。”陈东说,乐队从以前的伴奏“配角”变为“C位”,精心编排的《青城山下》《好汉歌》等旋律一响,引得观众纷纷合唱。

“好戏送到家门口,方便又好看。”适逢周末,75岁的居民申桂娟全家一起出门看戏。

今年以来,江苏省委宣传部统筹协调省文旅厅、省文联、省演艺集团等部门单位,在每个设区市遴选1个村(社区)为试点,实施“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将更多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百姓身边,基层优质文化“浓度”更高了。

【点评】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常胜梅:

供给端,重点解决文艺产品“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需求端,进一步推广“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更加灵活精准对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端,将“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有机结合;载体端,持续擦亮“茉莉花开”特色惠民品牌,打通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影视+文旅”玩出新花样

“吒儿”形象是如何诞生的?敖光的设计经历哪些迭代?近日,“不破不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幕后创作展”在四川成都高新区交子书院亮相,不少影迷和市民前来打卡。

“这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影片幕后创作历程的首次集中展示。”工作人员介绍,开展以来,预约十分火爆,每天接待超千人。

今年春节期间,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银幕上爆火,其热度也很快延伸至线下,“跟着吒儿去旅游”成为热门出游方式。位于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内的“哪吒”电影制作公司办公地,也成了热门打卡点。“看完电影后,我们专程过来打卡。”来自资阳的陈先生说。

【点评】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

2025年春节以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口碑票房双丰收,形成了影视周边开发、影视带动文旅等一系列文化产业现象,展现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进一步挖掘新型文化业态潜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破壁出圈,需要加强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谋划。未来,文化产业发展将与科技进一步紧密结合,包括量子计算、新材料、生物艺术等各方面前沿技术。

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运河“长出”新韵味

循着灯光投射出的光影,遍览大运河流经省份的非遗展项……河北省沧州市,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内,一堂“运河文化”研学课堂正在开讲。

来到二层展厅,登上木船坐定,船头的巨幅3D投影开始放映:从浙江杭州,一路向北,运河两岸的美景、地标建筑映入眼帘。

“通过研学,我了解了大运河沿岸的风土和文化,之后要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沧州市北环路小学学生秦文汐说。

2024年,沧州实施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改造提升,新增29项非遗项目、7处互动体验区、15处多媒体设施,不断提升展览的互动感和趣味性。依托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沧州打造精品研学课程,2024年接待全市中小学生超2万人次。

来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看表演,到园博园内赏美景……不只展示馆,沧州还打造了不少项目,串联起大运河两岸的美景,带动运河文化的传承。

“沧州将继续坚持保护第一,统筹做好沿线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坚持文旅融合,让运河文旅更具烟火气、场景感。”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发展带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晋说。

【点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文理学院教授万建中:

“文化+”,为生活添彩(解码·两会热词怎么看)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昆明相关问答

  • 2025-04-19 以高质量履职服务云南高质量发展

    连日来,云南省各民主党派省委会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大家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转...

  • 2025-04-20 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从昆明出发

    4月19日下午,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携带卫生应急物资和设备,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飞往缅甸仰光,到达仰光后将再乘大巴赶往曼德勒,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此次派出的援缅卫生防疫队共50人,包含国家疾控局、中国疾控中心的12人,...

  • 2025-04-20 昆明市主城区首批共享无人机试飞

    4月16日,昆明市主城区首批共享无人机在五华区红云街道月牙潭公园试飞。此次共享无人机项目由红云街道低空应用实践站联合云鑫众通用航空共同打造,将根据市民需求进行投放。市民用手机扫描机柜上的二维码,根据提示引导完成租赁流程后...

  • 2025-04-20 去云南过年旅游攻略

    去云南过年旅游攻略: 时间选择:云南的冬天并不寒冷,气候宜人,是旅游的好季节。春节期间,云南各大景点都会推出丰富的活动和优惠,如大理古城的灯会、丽江古城的纳西文化节等。同时,云南的春节氛围也很浓厚,可以体验到浓厚的节...

  • 2025-04-19 云南省知识产权创造实现量质齐升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云南省于4月18日至26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4月18日,2025年云南省知识产权宣传周在昆明启动并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政府新闻办邀请省政府知...

  • 2025-04-19 云南省再添6项工业遗产

    日前,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云南省第二批工业遗产名单,6项省级工业遗产上榜。至此,全省有省级工业遗产16项、国家级工业遗产9项。云南省第二批工业遗产入选名单为:昆明市西山区中央电工器材厂一厂旧址、昆明市西山区昆湖电厂...

问答网AI智能助手
Hi,我是您的智能问答助手!您可以在输入框内输入问题,让我帮您及时解答相关疑问。
您可以这样问我:
从放牛娃“摘星星”说起(教育时评)
一季度云南居民收支平稳增长
“兔乐之”:哀牢茶乡茶香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