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海口相关问答
- 2025-04-18 海南岛大范围高温将登场 部分市县最高40℃及以上
中新网海口4月18日电(许嘉郭冬艳李凡)海南省气象台18日上午发布预报:预计4月19日~23日海南岛有较大范围高温天气,其中20日~22日部分市县可达40℃及以上。据预报,4月19日~24日上午,全岛晴间多云,其中西部和...
- 2025-04-18 长三角暖热如夏 强对流天气一触即发
中新网南京4月18日电(记者徐珊珊)长三角地区近日暖热如夏,多地气温突破30℃,但强对流天气即将来袭,气温将呈现“过山车”式波动。中央气象台预计,20日前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偏高,长江流域或提前入夏。未来几天,三轮降雨...
- 2025-04-18 文物保护法新修订后 海南率先出台省级文物保护专项法规
中新网海口4月18日电(记者符宇群)记者18日从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发布会获悉,《海南省文物保护条例》(简称《条例》)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海南成为文物保护法新修订后,全国第一个出台省级文物...
- 2025-04-18 用好用活调查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学思践悟】作者:张戈(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仅需...
- 2025-04-18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思想纵横)
杨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担负起新...
- 2025-04-18 海南旅游文化推广交流活动在吉隆坡举行
中新网吉隆坡4月18日电(记者陈悦)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的海南旅游文化推广交流活动于4月17日在吉隆坡隆重举行。来自海南和马来西亚的政府代表、旅游业者汇聚一堂,共探两地旅游交流与合作新方向。活动以海南特色歌曲《...
- 推荐搜索问题
- 海口最新问答
-
人心隔肚皮 回答于04-18
落花 回答于04-18
吓得我都投翔了 回答于04-18
就想睡觉了 回答于04-18
墨与笙 回答于04-18
演妓 回答于04-19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中新社上海3月26日电题:“人工智能训练师”紧缺职场人“充电”寻突破
作者高志苗
每到周末,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未来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内便涌入一批特殊的“学生”。他们中有人工智能(AI)领域从业者,也有跨界转行的职场人,他们希望通过“充电”的方式成为“人工智能训练师”。
2020年,“人工智能训练师”成为新职业并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2024年“人工智能训练师”被列入上海市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目录,AI相关新兴职业走俏就业市场。
“需求呈现井喷趋势。”华奕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负责人陈轶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作为上海首批开设人工智能训练师(三级)社会班的机构,该中心首期班41名学员中,25人为拥有十年以上经验的“老职场人”,16人为AI相关专业毕业生。课程设置上,理论课程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内容,实操课程则依托培训中心自研“人工智能训练师实训平台”。
在陈轶看来,“人工智能训练师”本质上是一种“翻译官”,是人工智能产品从实际开发落地到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采集、处理、标注,模型搭建、训练、部署以及智能系统设计、运维、优化的技术、产品、管理人员。他们是连接大模型与企业以及个人需求的“桥梁”。
“AI赋能各行各业,这次学习是我职业生涯的‘再次起航’。”移动通信行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予介绍,自己1995年加入移动通信行业,由于当时算力和算法等限制,未能在AI领域深耕。随着AI技术的发展,他看到了其在通信领域的巨大潜力,于是决定重新深入学习。“课程让我系统地掌握了AI相关技术,同时也深入理解了其底层运行逻辑。未来计划将AI深度融入通信技术领域,赋能新技术研发。”
除了“老职场人”,选择“再教育”的也有诸多AI相关从业人员。从事AI应用培训工作的周小华最近正通过“人工智能训练师实训平台”加紧练习。平时会进行各种AI工具测评的他直言课程“干货满满”。“正因为是AI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更应该保持学习状态,了解更多大模型背后的逻辑、应用等内容,这种社会培训非常有必要。”
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人才发展中心主管蒋世聪看来,人工智能训练师的火爆是必然趋势,未来人人都是训练师,只不过程度不同。他分析,随着大模型技术成熟,AI工具将像汽车普及催生司机一样,推动训练师需求激增。虽然当前教育仍滞后于产业,但产教融合正缩短人才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职场人“充电”将不再是短期行为,而是应对技术迭代的终身课题。蒋世聪指出,上海目前在AI人才培养的“全链路”上都有动作,包括针对青少年、本科、高职院校、社会学员等各类人群。未来人才发展将是“一专多能”,人在掌握了语言、逻辑、道德、审美等基础知识后,专业知识的发展一定会与时俱进。(完)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5/03-26/103891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