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去世后,我开始走上跨越海峡的寻根之路

共1个回答 2025-04-04 世间的苦与独  
回答数 1 浏览数 364
问答网首页 > 最新热搜 > 综合新闻 > 爷爷去世后,我开始走上跨越海峡的寻根之路
顾北清歌寒顾北清歌寒

中新网4月4日电题:爷爷去世后,我开始走上跨越海峡的寻根之路

记者朱延静

“沧海桑田,没有什么是不朽的,一切都会以崭新的面貌重生,我们都身处于历史之中活着。”

这是来自台湾青年张遇《黄土家族》书中的一句话。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949年,诗人余光中随父母迁至香港,次年赴台。1949年,士兵张文学随国民党军来到台湾。

洇在余光中心里的乡愁,同样也锁在张文学的眉头。

2024年,张文学的长孙张遇撰写的《黄土家族》出版,其漂泊的一生,被两岸更多的人看见。

近日,张遇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为我们讲述了更多背后的故事……

张文学是谁?

张文学,生于河南,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台湾度过。

18岁时,从开封高中被拉去当兵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那次跟着国民党军四处流窜,竟回不去家了。

张文学在台湾工作、娶妻、生子,常常买回家的那袋山东大馒头,或许可以暂解乡愁。

就这样,张文学在冬天没有雪的城市,从一名青年小伙子,磋磨成了一个老人。

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次年,张文学时隔近半个世纪,终于又让双脚踩到了黄河边上的故土。

回到黄河边

返乡的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张文学18岁离家时,家在杞县,来年当他抵达台湾时,其家人回到了老家灵宝。后来因战乱爆发,再也没回过开封,此后他的妹妹张秀兰一家都定居在三门峡市。

就这样,张文学跟大陆的家人失去了所有的联系。

1987年11月2日,当开放两岸探亲的新闻传来时,张文学在电视机前激动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张文学在红十字会的牵线下拼命写信打听,向杞县、开封发去无数信件,但多数都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回音。

张文学几乎要放弃了。直到仍在杞县的张二爷偶然间发现在邮局躺了8个月的寻人信件,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第一次返乡时,张文学给妹妹带了纯金耳环,还有一只玩偶熊,那是小时候妹妹吵着要的玩具,现在,她终于收到了儿时期盼的礼物,自己却早已变成了一个中年妇人。

此后多年,张文学常往返河南与台湾之间,帮河南的家人排忧解难,还在当地投资建了一个造纸厂。

“返乡探亲期间是爷爷晚年少数能打从心底感到快乐的时光”,张遇在《黄土家族》中说道。

直到2010年,张文学没有再回到河南,一封来自台湾的信件寄到了妹妹家中,信中说“他没有撑过去……”,张秀兰全身瘫软,失声大哭。

再次寻根

在张文学去世后的几年,除了一封讣闻,海峡对岸的河南亲人再也没有收到过任何台湾那边的消息。

2014年,张遇来到北京大学暑期交换学习,休假期间,他觉得自己应该去一趟河南,“或许那里有我的亲人呢”。

拿着爸爸给的三个地址,张遇去了爷爷往来信件最频繁的三门峡市重王村,在村口询问后,他就被带到一个老人家中。老人与他四目相对,泪水陡然决堤。

原来,在张文学频繁返乡的这些年间,会带很多照片回来,张秀兰要认出张遇并不难,两边家人的全家福就挂在客厅斑驳的墙上。

从那时候起,张遇就开始构思《黄土家族》,此后的9年间,他往返两岸,寻访、收集资料。在此期间,台湾的家人也第一次来到河南。2024年底,这本记录家族近百年历史的书籍终于出版。

“我撰写这本书的初心是我姑奶奶(张秀兰)还在世。2014年,我第一次见到姑奶奶和姑爷的时候,他们当时抱着我哭的那种真挚而感人的反应,给我的触动就是,我希望可以在姑奶奶还在世的时候把这本书出版出来。”张遇近期接受采访时说道。

张遇写作的《黄土家族》。

记录和记住

上个月,张遇在宁波做新书分享会,有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先生,站起来说“听了觉得很感触,因为我有一个舅舅也是在台湾那边”。还有一次,有一位阿姨听过后,哭至哽咽难言。

张遇觉得,他没有刻意去讲一个很伤感的故事。“我只是如实地去讲述我们家族的一些经历、两岸交流的故事等。有这些读者的反馈和反应,对我来说就是写这本书最大的意义。”

这么多年来,两岸寻根的故事一直都在发生,但也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顺利找到亲人,团圆相聚,有人还在兜兜转转。

在张遇自媒体账号的后台,常常有人询问他,能不能帮忙找个亲人啊,张遇也会向他们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有时也会再请当地的相关部门去协助。

现在,张文学在河南和台湾的家人们会常常视频问候,有时候也会跨越海峡聚在一起吃饭。今年8月,台湾的家人计划再回河南一趟。

去年,张遇从天津买了一台车,花了一整年的时间自驾了大陆非常多的地方,四川、山西、新疆、甘肃……他一直想要写一本关于当代台湾青年怎么观察大陆社会的书。目前他在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接下来一两年会慢慢去整理。

当被问到如果再次梦到爷爷,会想对他说什么时,张遇笑了笑,说自己在之前祭扫的时候,已把《黄土家族》烧给爷爷,想问问爷爷“书有没有看完呢?有什么意见吗?”

“我的爷爷离开后,葬在台中家乡附近的山头上,遥望着这片他生活多年的土地……书出版了之后,家人们的生活没有太多变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前人的故事被纪录、报道,他们很高兴,而后平淡的日子还得继续下去……”(完)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txy/2025/04-04/10394499.shtml
爷爷去世后,我开始走上跨越海峡的寻根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综合新闻相关问答

  • 2025-04-20 长沙县路口镇最新规划

    长沙县路口镇的最新规划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发展定位:路口镇作为长沙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城市规划将围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展开。规划中可能会明确路口镇的城市发展方...

  • 2025-04-19 系统认识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

    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有效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作风问题,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

  • 2025-04-19 模块车“积木式”智慧拆桥 千吨桥梁整体移除

    中新网惠州4月19日电(郭军刘志浩程天炜)4月18日凌晨,在中铁四局承建的长深扩建T5标金龙大道跨线桥施工现场,2组SPMT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同步作业,历时5小时,将重达1600吨的主桥整体顺利移除,为项目后续交通转换和主...

  • 2025-04-19 人工智能或引发人权风险 专家建议推动跨国协同立法

    中新社重庆4月19日电(梁钦卿杨梦逸)19日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的2025·亚洲人权论坛上,人工智能(AI)治理成为论坛讨论焦点。针对AI带来的隐私、算法歧视等问题,有人权专家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推动跨国协同立法,并建立多元...

  • 2025-04-19 哈马斯称已准备好就一项“全面”协议谈判

    总台记者观察丨哈马斯称已准备好就一项“全面”协议谈判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官员哈利勒·哈亚17日说,哈马斯已准备好立即开始就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进行谈判,通过释放所有以色列被扣押人员以换取以军停战并撤出加沙...

  • 2025-04-18 截至3月底中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089.8万人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记者陈溯)中国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18日在北京表示,截至3月底,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089.8万人。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

问答网AI智能助手
Hi,我是您的智能问答助手!您可以在输入框内输入问题,让我帮您及时解答相关疑问。
您可以这样问我:
胖人易患癌?哪些食物致癌、哪些防癌?专家解答
美国又一小飞机坠河 机上三人遇难
“色彩之诗——周碧初捐赠艺术展”在沪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