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郑州相关问答
- 2025-04-23 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在郑州启动
中新网郑州4月23日电(经晓佳)4月23日,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主场活动在河南郑州举行,旨在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此次活动以“文旅惠民乐民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由文...
- 2025-04-24 以理论武装 促实干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风中见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体现。基层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主战场...
- 2025-04-24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东城区、石景山区、昌平区、门头沟区、丰台区、通州区、密云区、房山区、大兴区、延庆区、怀柔区、顺义区、平谷区天津市和平区、滨海新区、武清区、河东区、河西区、蓟州区、西青区、东丽区、北辰区、津南...
- 2025-04-24 河南商丘国防展“炫技”来袭:钢铁萌兵、特技飞行齐上阵
强国有我,共筑国防,为期两个月的“全民国防教育展商丘首展”在商丘火神台东门广场即将硬核开幕,具体开展时间定于2025年5月1日至2025年7月1日,展期横跨“五一”国际劳动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5月31日)、“六一...
- 推荐搜索问题
- 郑州最新问答
-
盏中柳色浅 回答于04-24
半兮 回答于04-24
一生被爱 回答于04-23
人生的上半场打不好没关系,还有下半场,只要努力。 回答于04-24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中新网郑州4月23日电(经晓佳)4月23日,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主场活动在河南郑州举行,旨在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
此次活动以“文旅惠民乐民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
主场活动上,全国总工会发布工会助力职工文化和旅游消费措施,中国气象局发布“五一”踏青赏花旅游路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携程、抖音等推出“五一”文旅消费活动及惠民措施,教育部发布2025年度“才聚文旅职引未来”人才招聘专项行动具体内容。
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是文化和旅游部聚焦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开展的重要活动,时间从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活动围绕劳动节、暑期、国庆节、春节等重要节点,举办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并举办专题主场活动,推出特色文旅活动及惠民措施。
其间,各省(区、市)全部参与活动,并结合节假日以及地方传统民俗节庆、周末等时间节点,举办个性化、特色类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推广跟着演出、影视、赛事、非遗去旅行等特色旅游模式,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出更多惠民乐民措施。
作为2025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的首场活动,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同时启动。消费周期间,各地也将围绕“五一”假期举办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推出一系列优质文旅产品和消费惠民措施,更好满足群众假期美好生活需要。(完)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sh/2025/04-23/104045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