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昆明相关问答
- 2025-04-20 专家学者齐聚云南临沧 共议生物演化与环境变迁
中新网云南临沧4月20日电(记者韩帅南)20日,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第十一届生物演化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科学报告会在云南省临沧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环境、地质等领域近5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学术观...
- 2025-04-20 从放牛娃“摘星星”说起(教育时评)
6岁时躺在山坡放牛“牧星”,在36岁时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了,他就是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航天员桂海潮。从云南保山施甸县姚关镇的小山村一路走来,桂海潮用努力与拼搏,追逐梦想、实现梦想。大山的沟壑,可以用知识...
- 2025-04-19 以高质量履职服务云南高质量发展
连日来,云南省各民主党派省委会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大家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转...
- 2025-04-19 云南省再添6项工业遗产
日前,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云南省第二批工业遗产名单,6项省级工业遗产上榜。至此,全省有省级工业遗产16项、国家级工业遗产9项。云南省第二批工业遗产入选名单为:昆明市西山区中央电工器材厂一厂旧址、昆明市西山区昆湖电厂...
- 2025-04-20 一季度云南居民收支平稳增长
4月19日,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1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今年以来,全省各地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
- 2025-04-19 人与鸥,共赴这场春天的约定
云南昆明海洪湿地公园的红嘴鸥新华社发在云南昆明海埂大坝,人们与红嘴鸥互动。新华社发【美丽中国大写意】编者按白鹤腾飞、天鹅争鸣、野鸭戏水……眼下,随着气温回升,成千上万的北归候鸟陆续踏上北迁繁殖之路,与春天共同绘就一幅灵气...
- 推荐搜索问题
- 昆明最新问答
-
alkaid,摇光 回答于04-20
共度余生 回答于04-20
软话语 回答于04-20
春秋与你入画 回答于04-20
壹場煙雨 回答于04-20
你不知道的事丶 回答于04-20
惜落 回答于04-20
笔墨写春秋 回答于04-20
一介书生 回答于04-19
甘之若饴 回答于04-20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健·生活】
在人类演化的长河中,人体免疫系统犹如一座精密设计的防御工事,其运作机制既展现着生命演化的智慧,也蕴含着医学干预的启示。犹如一个“隐形盾牌”,免疫防御遵从怎样的层次?不同年龄的免疫特点有哪些?人体免疫平衡的本质又是什么?来看看它的运作奥秘。
免疫系统如何守护我们的健康
人体由两支精锐部队——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组成。它们分工明确、协同作战,既能抵御外敌入侵,又能清理内部隐患。
先天性免疫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防御系统,如同城堡的第一道城墙和巡逻卫兵,能在病原体入侵时迅速反应。
第一道防御是物理屏障,比如皮肤和黏膜,像城墙一样覆盖体表,通过汗液、皮脂和黏液中的抗菌成分,直接阻挡细菌、病毒入侵;比如呼吸道纤毛,如同护城河的“清道夫”,通过摆动,将灰尘和病原体排出体外。
第二道防御是“清道夫军团”,负责吞噬与清扫。中性粒细胞24小时在血液中“巡逻”,一旦发现病原体,立刻冲锋吞噬。巨噬细胞如同“清障车”,负责吞噬病原体并发出警报信号,召集其他免疫细胞参战。
第三道防御是“生化武器库”,负责标记与“围剿”。如补体蛋白,就像“荧光涂料”一样标记病原体,帮助免疫细胞精准识别目标;如炎症反应,局部红肿、发热,既是战斗信号,也能抑制病原体繁殖。
总的来说,先天性免疫的特点是反应快、无差别攻击,但缺乏“记忆功能”,无法针对特定敌人提升战斗力。
适应性免疫,是后天训练的“智能特种兵”。如果说先天性免疫是“快速反应部队”,那么,适应性免疫就是经过特训的“智能特种兵”,能精准识别并消灭特定敌人,还能形成长期记忆。
B细胞作为“抗体工厂”,能针对不同病原体定制特异性抗体,通过中和病毒或标记病原体协助清除机制;同时分化出的记忆B细胞可在免疫结束后保留抗体“图谱”,实现快速二次应答。
T细胞的角色则是指挥、“杀敌”与“维稳”。比如辅助T细胞,扮演着“指挥官”角色,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激活B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扮演着“杀手”角色,直接穿透感染细胞,注入毒素将其摧毁;调节T细胞,扮演着“维稳员”角色,防止免疫反应过度,避免误伤健康组织。
免疫系统的核心使命不是“消灭一切”,而是识别敌我、清除威胁。
首先要识别“自我”与“非我”。通过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如MHC分子)区分自身细胞和外来病原体。一旦误判,可能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类风湿关节炎、1型糖尿病等疾病。
其次是清除威胁,包括消灭细菌、病毒等外来入侵者,及时发现并清除异常细胞,防止肿瘤形成。
最后是维持记忆,比如通过疫苗或自然感染形成长期保护,例如天花疫苗的终身免疫效果;再如调节T细胞抑制过度反应,防止免疫系统“暴走”引发过敏或炎症风暴。
不同年龄段,免疫维护的“黄金法则”
免疫系统如同人体的“智能防卫军”,在不同人生阶段需要差异化的战略部署。现代医学研究发现,0~3岁儿童免疫记忆形成速度约为成人的3倍,而60岁后胸腺功能每年衰退3%。因此,掌握各年龄段的免疫维护密码,才能让这道健康防线愈加坚固。
0~18岁,筑牢免疫根基。
免疫系统的发育如同建造一座城堡,需要从地基开始逐步完善。
婴幼儿期(0~3岁),新生儿免疫系统像一支未经实战的“新兵部队”,先天性免疫(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活性高,但皮肤、黏膜屏障薄弱,易受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轮状病毒)侵袭。此时主要依赖母体通过胎盘和母乳传递的抗体(如IgG、IgA)提供保护。
这一阶段的维护重点包括:母乳喂养,至少纯母乳喂养6个月,提供抗体和益生菌,降低感染风险;按时接种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等基础疫苗,建立免疫记忆;适度“练兵”,避免过度消毒,适当接触环境微生物(如户外活动),促进免疫系统发育。
儿童至青少年期(4~18岁),随着免疫系统逐渐成熟,适应性免疫(T细胞、B细胞)开始发挥主力作用,能针对病原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但免疫系统也可能因“经验不足”而反应过度,如对花粉、食物等无害物质过度反应,引发哮喘、湿疹;如接触外界增多,易感染手足口病、水痘等传染病。
19~60岁,对抗慢性炎症,稳固免疫天平。
成年期是免疫系统的“黄金时代”,功能趋于稳定,但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引发“隐形危机”。这一时期的免疫特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胸腺萎缩,新生T细胞减少,依赖记忆T细胞应对病原体;二是慢性炎症,吸烟、肥胖、压力等导致低度炎症,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
这一阶段的维护重点包括:抗炎饮食,如多吃全谷物、深色蔬菜(菠菜、西兰花)、深海鱼(富含Omega-3);减少加工食品和反式脂肪;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高危人群补种乙肝疫苗;进行压力管理,通过冥想、瑜伽降低皮质醇水平,避免长期压力抑制免疫力;疾病筛查,如40岁后定期筛查乳腺癌、结直肠癌,弥补免疫监视功能下降。
60岁以上,延缓衰退,守护免疫防线。
老年期免疫系统如同“老兵”,经验丰富但机能衰退,需针对性维护以降低重症风险。这一时期的免疫特点,一是T细胞功能退化,记忆T细胞主导,但清除病原体能力下降;二是抗体质量降低,疫苗应答减弱,感染(如肺炎、带状疱疹)易重症化;三是衰老相关疾病发病风险上升:免疫监视功能减弱,无法及时清除突变细胞。
这一阶段的维护重点包括:高剂量疫苗接种,选择带状疱疹疫苗、高剂量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提升保护效果;营养强化,补充蛋白质(鱼肉、豆类)、维生素B12、深海鱼油,维持免疫细胞合成;低强度运动,每天散步30分钟或打太极拳,延缓免疫衰老,维持肌肉和细胞活性;定期体检,关注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早发现感染或慢性病征兆。
动态平衡,免疫系统的“终生任务”
许多人误以为“免疫力越强越好”,盲目服用补品、滥用保健品,结果反而引发过敏、自身免疫病等问题。事实上,免疫系统的精髓在于“动态平衡”——既能高效防御,又不失控攻击自身。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就像过度紧绷的琴弦,稍有不慎便会走音或断弦。
还有人认为“免疫疾病=免疫力低下”,甚至将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疾病归咎于“免疫力不足”。这种误解导致人们大量服用“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或注射免疫增强剂,结果适得其反。
其实像过敏性疾病,就是免疫系统将花粉、尘螨等微害物质误判为高度危险,过度反应引发喷嚏、皮疹甚至哮喘。还有自身免疫病,属于免疫系统“敌我不分”,攻击自身关节(如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各系统(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甲状腺(如桥本氏甲状腺炎)。
准确来说,免疫系统需要的是“精准调控”,而非“盲目增强”。过度激活的免疫反应如同失控的军队,不仅无法保护健康,反而会引发内乱。
特别要提醒的是,对于自身免疫病患者,医生常开具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来缓解症状,但部分患者因担心副作用而擅自停药或减量,导致病情反弹甚至加重。免疫调节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需严格遵循医嘱,随意停药可能引发“报复性免疫攻击”。但某些宣称“增强免疫力”的产品(如灵芝孢子粉、阿胶)又可能干扰免疫平衡,使用前务必咨询医生。
想要免疫系统稳定运行,总的来说,需从日常防护、生活习惯到健康监测全面入手。
一是科学防护,筑牢免疫防线。如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帮助免疫系统提前“记住”敌人特征。再如远离过敏原,对尘螨、花粉过敏者,可使用防螨寝具、空气净化器。
二是生活自律,打造免疫“维稳部队”。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熬夜会抑制免疫细胞活性;适度运动,建议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提升免疫细胞巡逻效率,但过度运动反而消耗免疫力。
三是定期监测,早发现、早干预。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年体检,筛查自身抗体,关注相关指标的变化幅度。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肥胖人群,需定期监测血糖、血脂,控制慢性炎症对免疫系统的侵蚀。
免疫系统的智慧,不在于“消灭一切”,而在于“辨明敌我”,维持“动态平衡”。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既能调动兵力快速歼敌,又能及时收兵避免误伤。盲目追求“增强免疫力”,只注重免疫防御,忽略免疫监视与免疫自稳,失去对免疫防御的调控,反而会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人体免疫系统的伟大,就在于懂得何时进攻,何时休战。
真正的健康之道,是尊重免疫系统的自然规律——通过科学防护、自律生活和定期监测,让免疫力在“攻守兼备”中稳定运行。正如中医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并非越强越好,而是“亢则害,承乃制”,需要维持身体阴阳调和、气血通畅的平衡状态。唯有如此,免疫系统才能真正成为守护健康的“隐形盾牌”。
(作者:潘新,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风湿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22日07版)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jk/2025/03-22/103871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