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重庆相关问答
- 2025-04-19 中国首个省级古生物研究院在重庆挂牌成立
中新社重庆4月19日电(张旭)重庆古生物研究院(以下简称“古生物院”)19日在当地挂牌成立。该院是中国首个省级古生物研究院。据悉,古生物院是重庆市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的专业机构。古生物院的成立,标志着重庆在地球生命演化研究...
- 2025-04-19 盛装舞步马术俱乐部联赛衡水站开赛
中新网衡水4月19日电(崔志平张占祥王晓)4月19日,“超技舞韵2025”盛装舞步马术俱乐部联赛衡水站在河北省衡水市开赛。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100余对人马组合展开激烈角逐。此次赛事为期两天,由北京市马术运动...
- 2025-04-19 突出因地制宜 做强特色优势 服务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4月16日至17日,市委书记袁家军前往南川区、綦江区和万盛经开区调研,接待群众来访并召开推动“一区一策”多元特色发展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
- 2025-04-20 “小咖啡”给重庆带来大机遇
4月18日,2025重庆国际咖啡节在渝中区开幕。现场,哥伦比亚、意大利、法国、韩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36个国际机构,以及星巴克、COSTA、雀巢等210多个咖啡相关品牌联合参展,为重庆市民、游客和嘉宾带来了一场咖啡“嘉...
- 2025-04-19 2025年全国竞走冠军赛在黄山举行
中新社安徽黄山4月19日电(记者张强)为期两天的2025年全国竞走冠军赛19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开赛。王凯华、贺相红、温永杰、马振霞等中国竞走名将齐聚一堂,上演速度与耐力的巅峰较量。本次赛事作为中国田径协会Ⅰ级赛事及第十五届...
- 2025-04-19 加强引领 发挥作用:重庆高校晒出统战工作“成绩单”
中新网重庆4月19日电(罗永皓)17日,重庆召开2025年全市高校统战工作会议,通报2024年重庆高校统战工作相关情况,并部署2025年工作安排。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代表,就高校统战...
- 推荐搜索问题
- 重庆最新问答
-
我们的爱 回答于04-19
清风饮酒 回答于04-19
不恨了也是一种爱 回答于04-19
┄大风大浪就是闯 回答于04-19
湮灭 回答于04-20
恋初雪 回答于04-19
再战单身梦 回答于04-20
褪色の記忆 回答于04-20
众生 回答于04-19
迷茫的爱 回答于04-20
- 北京最新热搜
- 天津最新热搜
- 上海最新热搜
- 重庆最新热搜
- 深圳最新热搜
- 河北最新热搜
- 石家庄最新热搜
- 山西最新热搜
- 太原最新热搜
- 辽宁最新热搜
- 沈阳最新热搜
- 吉林最新热搜
- 长春最新热搜
- 黑龙江最新热搜
- 哈尔滨最新热搜
- 江苏最新热搜
- 南京最新热搜
- 浙江最新热搜
- 杭州最新热搜
- 安徽最新热搜
- 合肥最新热搜
- 福建最新热搜
- 福州最新热搜
- 江西最新热搜
- 南昌最新热搜
- 山东最新热搜
- 济南最新热搜
- 河南最新热搜
- 郑州最新热搜
- 湖北最新热搜
- 武汉最新热搜
- 湖南最新热搜
- 长沙最新热搜
- 广东最新热搜
- 广州最新热搜
- 海南最新热搜
- 海口最新热搜
- 四川最新热搜
- 成都最新热搜
- 贵州最新热搜
- 贵阳最新热搜
- 云南最新热搜
- 昆明最新热搜
- 陕西最新热搜
- 西安最新热搜
- 甘肃最新热搜
- 兰州最新热搜
- 青海最新热搜
- 西宁最新热搜
- 内蒙古最新热搜
- 呼和浩特最新热搜
- 广西最新热搜
- 南宁最新热搜
- 西藏最新热搜
- 拉萨最新热搜
- 宁夏最新热搜
- 银川最新热搜
- 新疆最新热搜
- 乌鲁木齐最新热搜
近日,一辆小米SU7在高速公路发生碰撞后车辆爆燃,造成3人身亡,引发关注。
据网络视频及图片显示,3月29日深夜,安徽一新能源车撞上高速公路中间护栏起火燃烧,另有被烧毁的车架显示事故车辆为小米SU7,车头已经基本全毁。
事故发生后,令人痛惜的同时,还有诸多疑问待解。
网友发布的事故现场图片。一问:悲剧何以发生?
网传信息显示,该起事故系汽车撞护栏后自燃。
4月1日下午,小米公司发布事故详情,其中提到:
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小米将目前所知并提交给警方的信息,摘要公布如下:
3月29日22:27:17NOA激活,车速116km/h
3月29日22:28:17轻度分心报警
3月29日22:36:48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
3月29日22:44:24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3月29日22:44:25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
3月29日22:44:26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
3月29日22:44:26-28之间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3月29日22:44:28车端Ecall触发
3月29日22:44:39车端Ecall接通,确认事故发生,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3月29日22:45:06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驾驶
3月29日22:47:15调配120成功
3月29日约23时许120抵达现场
以此计算,从NOA发出风险提示和减速请求,到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期间大约2—4秒。
据澎湃新闻报道,其中一位遇难者罗某的妈妈表示,孩子当时开的是智驾,“当时的情况,谁能2秒钟反应出这个事态来?2秒钟之内谁能立马切换呢?”
罗某母亲表示,根据小米现有的公开声明,无法解释车门为何无法打开、车辆和水泥护栏相撞后因为什么原因自燃、智能驾驶切换时间为何只有2秒等一系列问题。
网友发布的事故车辆。二问:车门是否锁死?
事故发生后,事发的小米汽车被指车门锁住,疑似“车锁未解锁,当事者无法打开车门逃生”的情况引发关注。
据媒体报道,在小米发文回应前,一名爆料人称,自己是车主,车是买来给女朋友开的。当日包括其女友在内的三名女大学生驾驶、乘坐该车。事故发生时有人为刹车,但是现场没有刹车痕迹,交警初步判断车机失控。撞击后车辆发生自燃,自燃后车锁未解锁,导致遇难者没办法打开车门逃生。对侧司机当时有在砸窗,但燃烧速度过快。
另有媒体报道,自称遇难者家属的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3月29日晚车辆撞击护栏导致车门锁死,电池爆燃,车上三人活活烧没了。”
对于车辆爆燃和车门落锁无法打开一事,在小米的回应中并未提及。
针对网友质疑车门断电后无法开启,小米汽车工作人员表示,在四个车门内饰板下方,储物格位置均配有应急拉手,应急拉手为机械锁,即使电池受损也能打开,紧急情况下可使用应急拉手打开车门。
据小米汽车官网的SU7用户手册,在介绍“车内开启车门”的部分,手册提示:“当全车上锁后,如车门内解锁按钮失效或遇紧急情况需要开启车门时,您可以拉动车门内应急机械拉手,应急开启车门。”
三问:目前事故处理情况如何?
在小米4月1日的回应中提及:
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
4月1日,小米SU7事故中遇难的罗某母亲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至今没有得到关于事故原因的具体回应,自己是今天早上再次从家中赶往事发现场,此前家里老人听到消息后“受不住了”,自己在两天之内多次往返,但截至目前包括小米在内多方都没有出面解决问题。
罗某的父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小米方面未联系过家属,“每次都是客服回应已经上报,没有任何人跟我们接触。”
事故车辆车主告诉记者,“距离事故发生已经是第4天了,小米没有主动联系过我们,客服部对家属以及对外的说辞与实际不一样。”
4月1日,铜陵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工作人员回应中国新闻周刊,事件在调查处理中。
4月1日,中新网记者从安徽铜陵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当地已成立工作组进行调查。
四问:事故如何定责?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致3人死亡的事故,其责任认定需综合技术鉴定、驾驶行为、车辆设计、道路环境等多方因素,最终由交警部门或司法机构判定。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张烨阳律师表示,单就这次的事情,现在新闻爆出来的细节不清晰,准确的责任划分还不好确定。一般这种情况,如果是车主自己驾驶失误或者意外事件造成事故发生,则跟产品和厂商无关。但如果是因为车辆硬件或者车机系统设计缺陷导致事故发生、驾乘人员损伤,则会适用产品侵权责任。
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郭永林律师表示,现行法律未对L2-L3级自动驾驶责任作专门规定,但可依据过错责任原则和产品责任规则进行责任划分,具体责任需通过司法鉴定及详细的事故调查确定。根据现有相关部门规定,L2-L3级辅助驾驶系统需明确“驾驶员是驾驶安全的责任主体”,驾驶员需全程监控路况并随时接管。类似案件中,法院一般会认为驾驶员开启辅助驾驶后未尽注意义务的,需承担主要责任。
郭永林律师认为,小米是否需对遇难者负责,需结合驾驶员接管后的操作合理性、车辆系统是否存在缺陷以及道路施工方的过错程度综合判断。若驾驶员操作不当,其可能承担主责;若系统存在缺陷且与事故存在因果关系,小米需承担产品责任;若施工方未尽警示义务,可能分担部分责任。
五问:未来,该如何看待驾驶辅助功能?
针对该事件,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交通事故本身具有普遍性,目前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驾驶辅助功能,这也是目前很多新能源车主喜欢使用的功能。
张翔指出,驾驶辅助功能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使用这一功能,驾驶员的任何操作都要经过预控制器或决策系统计算后发布指令,不排除一部分交通事故是由软件bug造成的“汽车失控”;二是如果车企后台数据不是交给第三方托管,而是由车企自己提供,那么在判断事故责任时的事实依据也存疑。
从小米提供的数据看,车辆已经有驾驶员接管数据,从理论上讲,接管以后,发生交通事故就是由驾驶员来负责。张翔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这起事故不排除车辆未采取紧急制动的可能,这是一个值得质疑的地方。但张翔强调,随着智驾的渗透率越来越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也在提高,不能说小米汽车发生了一次交通事故,就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上升。
网友发布的事故车辆。热评:
每一次重大事故不仅造成无法挽回的生命损失,更会严重侵蚀公众对技术进步的信任基础。此次事件不仅是小米SU7单一车型的问题,更是电动车行业高速发展下安全与技术平衡的缩影。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这起悲剧以最惨痛的方式为行业安全标准敲响警钟,同时给盲目追捧新技术的人们敲响警钟!
技术创新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在追逐续航里程、智能配置和加速性能的同时,更需要保持对安全风险的敬畏之心。
科技发展的本质是服务人类,而非制造新的安全隐患。
无论是车企、监管机构还是用户,都需从盲目崇拜技术的狂热中回归理性——再先进的算法,也抵不过一道可靠的物理防护;再炫酷的卖点,也比不上生命至上的底线思维。
正如中新社一位网友的评论: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安全才是最大的为热爱发烧,安全才是对粉丝最大的诚意!
唯有将安全置于首位,才能真正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5/04-01/103930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