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托举爱和希望

共1个回答 2025-04-13 黙写你の柔情  
回答数 1 浏览数 239
问答网首页 > 最新热搜 > 昆明 > 我们,托举爱和希望
 稚气未脱 稚气未脱

何为胞波?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守望相助。

3月28日,缅甸中部7.9级地震发生后,废墟下的搜救、生命奇迹的出现、面向未来的前行和重建,灾区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各界的心。

前方,中缅救援力量全力以赴,“做能做的事,帮更多的人”。

后方,无数善意的暖流翻山越岭汇聚,万千微光凝聚成团结、温暖的火苗,照亮黑夜。

云南力量,奔赴

“3月29日从云南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发,乘坐飞机前往缅甸仰光,再转乘车前往内比都。哪吒也踩着风火轮疾驰缅甸……”4月5日,从内比都灾区返回仰光休整途中,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队员、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护师阿晓明画下了第一幅画,这也是他用画笔生动记录的赴缅抗震救灾日志。

“哪吒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阿晓明指着画作中三头六臂的哪吒造型说,“三个头颅象征着我们多维度的工作,左侧是医疗救援,中间是救援行动,右侧则是疫情防控。”

“作为代表中国和云南的国际救援力量,我想通过画作,把哪吒不服输的精神带到救援现场,为缅甸抗震救灾贡献一份力量。”在阿晓明看来,这位神话英雄不屈不挠、守护正义、庇护百姓,与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的责任担当完美契合。

胞波热线,上线

4月2日,仰光中国文化中心多平台发布了由云南日报、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澜湄国传”连夜紧急制作的《震后传染病防疫小知识》缅语海报,短时间内就被缅甸读者广泛转发。

这是地震发生后“澜湄国传”第一时间开设的“胞波情暖·吉祥热线”栏目相关产品,该栏目发布各类震后服务信息。

“这组海报制作得太及时了!”来自缅甸曼德勒医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哥哥乌第一时间就分享了这组海报。在社区安置点帮忙时,他总会把这份防疫指南拿出来,叮嘱大家做好防疫工作。

“海报内容简单易懂,让不同年龄段的受灾民众都能快速掌握防疫要点。”缅甸卫生部公共卫生司佐佐奥博士把这组海报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平台。他表示,在灾后卫生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些实用的防疫知识能有效降低疾病传播风险,保护脆弱人群的健康。

在佐佐奥博士看来,这是一次跨越国界、跨越语言的健康守护行动。随着海报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缅甸民众开始重视灾后防疫。

跨国搭档,集结

3月30日清晨,一则《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在废墟下成功救出一人》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刷屏。历经9小时车程,从仰光刚刚赶赴内比都的伊伊秋和好友刘贵源看到救援定位信息后,立即赶往救援现场。在余震不断的危险环境中,他们目睹了中国云南救援力量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场景。两个缅甸年轻人毫不犹豫地找到了救援队负责人,主动请缨担任翻译志愿者。

4月2日开始,在千里之外的云南昆明,也有无数这样的搭档投入到了震后救援、信息传递工作中。

“最开始是有了‘援缅志愿服务群’微信群,然后群里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目前总共90多名群成员,每天能保证10人左右到岗参与各项工作。”志愿者、云南师范大学缅语专业学生马东华说,4月1日晚,系里发布招募通知时,缅语专业同学的报名速度让老师都感到惊讶。

这个微信群里,有学缅语的中国学生,也有学汉语的缅甸留学生。大家要负责搬运来自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需要往返领事馆、仓库和机场之间协调转运,还要承担翻译、物资清点等工作。“最近天气不太好,主要任务是抢在下雨前完成露天物资的转移。无论男生、女生,无论中国人、缅甸人,大家都抢着干重活累活,没有一个人退缩或抱怨。”缅甸留学生林圆圆看到满载物资的车辆,仔细统计每一份物资时,在心里向中国胞波说了无数次感谢。

马东华说,作为缅甸语学习者,比普通人更了解这个邻邦的文化习俗,在救灾物资分类、缅文翻译方面能发挥优势。“其实,看到新闻里灾区的画面,我们都想为当地百姓做点什么,胞波有难、义不容辞。”

“中国医疗队就像黑暗中的曙光,为缅甸灾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回忆起与云南救援医疗队并肩作战的日子,伊伊秋的眼中泛起泪光。刘贵源说,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展现的专业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让他们萌生了到云南留学的愿望。他们希望未来能成为缅中友谊的使者,将这份跨越国界的爱继续传递下去。

在废墟之上,在余震之中,善意有回声,希望被托举。(记者韩成圆张莹琳)

(责编:徐前、祝鸿伟)
文章来源:http://yn.people.com.cn/n2/2025/0413/c378439-41194714.html
我们,托举爱和希望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明确标注文章来源,内容系转载于各媒体渠道,仅为传播资讯之目的。我们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内容可能存在的事实错误、信息偏差、版权纠纷以及因内容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概不负责。如因使用、参考本站内容引发任何争议或损失,责任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昆明相关问答

  • 2025-04-18 昆明植物园结合科学与艺术之美展出近400种兰花

    中新网昆明4月18日电(记者韩帅南)18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下称“昆明植物园”)第二届兰花展在该园开展。此次兰花展以“兰野仙踪”与“童话秘境”为主题,将兰科植物的科学和艺术之美相结合,展出近400种(...

  • 2025-04-18 云南2024年专利授权3.38万件 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

    中新网昆明4月18日电(陈静)2025年云南省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18日在昆明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云南省专利授权3.38万件;发明专利有效量3.18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32件,同比增长1...

  • 2025-04-18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实现大跨越

    中新网北京4月18日电(张文晖)近日,中新网记者跟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活动走访了中交集团,了解我国在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的发展情况。1954年青藏公路建成通车,这是我国在多年冻土地区修...

  • 2025-04-18 云南鲁甸:樱桃“映红”乡村致富路

    四月春光好,樱桃管护忙。走进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小寨镇的十里樱桃长廊,农户夏文刚正在地里查看樱桃长势:“看这势头,4月下旬樱桃指定能红了,让游客来了不跑空。”4月19日起,“樱桃熟了·我在鲁甸等你”樱桃采摘季系列活动将...

  • 2025-04-18 民族韵律跃动云岭大地 云南省第一届全民健身大赛启幕

    中新网曲靖4月18日电(王梓屹)楚雄彝家欢歌、红河阿细跳月、大理白族健身操……云南省第一届全民健身大赛18日在曲靖市开幕,来自16个州市的运动员身着民族盛装,跳起民族健身操,吸引千余名观众现场观看。地处中国西南的云南依托...

  • 2025-04-19 人与鸥,共赴这场春天的约定

    云南昆明海洪湿地公园的红嘴鸥新华社发在云南昆明海埂大坝,人们与红嘴鸥互动。新华社发【美丽中国大写意】编者按白鹤腾飞、天鹅争鸣、野鸭戏水……眼下,随着气温回升,成千上万的北归候鸟陆续踏上北迁繁殖之路,与春天共同绘就一幅灵气...

问答网AI智能助手
Hi,我是您的智能问答助手!您可以在输入框内输入问题,让我帮您及时解答相关疑问。
您可以这样问我:
“坐着火车游云南”环线旅游列车开行
构建“五方联动”机制 云南这样守护职工权益
云南2024年专利授权3.38万件 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